当好作战舰艇的“火眼金睛” ——记海军某导航台台长陈焕清 吴寒月 江跃中 |
前不久,某舰艇编队在东海海面组织带有实战背景的海上演练,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编队迅速驶往目标并实施精确打击,不足10秒钟,目标全部被摧毁。 当好作战舰艇、武器的“火眼金睛”,为其提供高精度、高稳定的导航信号,是海军导航部队的主要任务。任海军某导航台台长3年来,陈焕清率领官兵为数千艘次舰艇提供了高精度、高稳定导航信号,出色完成了上百次联合军演、战舰巡逻、装备试验和军舰出访等重大导航保障任务,两次荣立三等功。 信号可利用率百分之百 导航不直面敌人,但直面战场。精确打击,首先必须精确导航。面对一台台新式导航装备,陈焕清暗下决心,挖掘现有装备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导航信号可利用率,为我军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他在找资料进行原理研究的同时,一头钻进工作间,和官兵们一样,每天参加值班。在值班中,他观察到,由于外电不稳定,导航台必须依靠自己发电进行补救,而每次内外电切换,都会导致信号变频,可利用率无法提高。他组织大家进行切换法研究,成功地杜绝了内外电切换中电流波动的问题。 每逢雷电,导航电压都会由220v上升到300v以上,设备稳定性不高,可利用率无法提升。陈焕清带领技术骨干,探索出雷电和外电的处理办法,成功结束了雷电对导航电压的影响。 几年来,陈焕清先后发现并采用了16种新办法,导航信号的可利用率持续上升。 近些年来,陈焕清带领官兵先后完成了20余项技术革新,在军事演习、战备执勤、海上训练等重大任务保障中,导航信号可利用率高达百分之百。 导航信号从来没有中断 365天,天天在战备;24小时,时时在战斗。自从调进导航台,陈焕清就一直叮嘱自己:决不让工作在自己手里延误,决不让差错在自己手里发生,决不让信号在自己手里断线。 为确保关键时刻导航信号的持续稳定,陈焕清走自主修理的道路。每逢小故障,他就自己动手。出现了较大故障,在请专家修理恢复的时候,他紧随其后,边看边学。几年下来,陈焕清经历了全套设备大大小小几乎所有故障,并编写了10万余字的《某型导航装备故障信息》,成为海军导航部队第一个能够独立排除该装备故障的能手。 2004年6月,某兄弟台站保障舰艇编队海上对抗演练,发射台控制机柜出现故障,各单元设备大面积烧坏,导航信号中断。陈焕清立即赶赴现场,带领大家分析、判断和抢修,用最快的速度排除了电缆、电路板、稳压模块等14种复杂故障,信号恢复发射,演练继续进行。 导航台有一句口号:“人不在,信号也要在”。陈焕清在预案上大做文章,带领官兵先后制订各级各类预案达120余个,并全部通过实践的检验。 十多年来,导航台负责保障的信号从来没有出现中断。 人人都是一级技术能手 多一名精兵,就能多一份胜算。只有提升每一名官兵的技术水平,才能在导航实力上打败对手。为此,陈焕清和台党委把人才培养作为导航台建设的重中之重。 1999年,他开始重点带训技术骨干谢伏明。为了让谢伏明尽快掌握新装备使用、保养和保障知识,两个人硬绑在一起,不掌握当天的训练课程决不罢休。他们每晚都要共同学习到深夜。 在陈焕清的指导帮助下,谢伏明先后完成了《某型原子钟使用》等十多项课题的研究,解决了新装备使用中存在的20余项难题,去年底,在海军组织的专业比武中,他取得本专业军官组个人第一名。 在对重点人员进行传帮带基础上,陈焕清确立了业务训练基地化的目标,按照“基础的要学牢、专业的要学精、相关的要学通、前沿的要学会”的要求,在导航台实施全员受训。他自己担任任课教员,先后开办了导航、机电、通信指挥等各种专业培训班30余期,培养各类技术骨干200余人次。目前,全台干部人人都是“四会”教练员,全台士官人人都是一级技术能手。 通讯员 吴寒月 本报记者 江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