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上海边界行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上海地产人物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 广 告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 · 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36版:新民环球 · 社会
 第A37版:新民环球 ·社会
 第A38版:新民环球 · 健康
 第A39版:新民环球 · 商界
 第A40版:新民环球 · 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5版:时尚·超级现场
 第B16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7版:e生活周刊
 第B18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19版:e生活·数码
 第B20版:广告
第A35版: 新民环球 · 人物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7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好莱坞风云人物到电子商务巨挚
巴里·迪勒50岁后事业大转身

张代蕾


  他是电视连续剧和电视电影(由电视人投资的低成本电影,适合在电视上播出)的先驱;他曾成功挽救危机中的派拉蒙影片公司;他与鲁珀特·默多克共同创办福克斯网络……然而,事业巅峰之时,他却选择从好莱坞激流勇退,转而大规模收购网站,全心打造世界电子商务。

  他就是巴里·迪勒,美国“最具远见和天赋”的商人之一。

  激流勇退

  1942年2月2日,巴里·迪勒出生在美国旧金山一个房地产商家庭,后来举家迁居洛杉矶贝弗利山。迪勒考取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但中途主动退学,进入威廉·莫里斯公司工作。正是这份在公司收发室的工作给他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几年后,锋芒渐露的迪勒出任美国广播公司(ABC)总经理助理。那段时间,他一手打造了电视连续剧和电视电影这两类经久不衰的电视节目播映模式。32岁时,迪勒接手濒临倒闭的派拉蒙影片公司,依靠《星际迷航》《夺宝奇兵》等影片力挽狂澜。10年后,迪勒进入福克斯公司,与传媒大亨默多克共同创办福克斯网络,并在几年内将其打造成全美第四大电视网。

  1992年,50岁的迪勒已成为好莱坞风云人物。但50岁生日刚过,他就做出辞职的决定。放弃了令人羡慕的高薪职位——他想自己做老板。

  迪勒的辞职让所有人吃惊,连他自己也一度对自己产生过怀疑。“我那时想,这可能是我一生中做过的最愚蠢的事情。我也问自己:‘我到底要做什么?’”

  重新起跑

  这时,一位好友加一档电视节目,无意中让迷茫的迪勒找到方向。这名好友是著名服装设计师迪亚娜·冯·菲尔斯滕贝格,后来成为迪勒的妻子。那天,菲尔斯滕贝格前往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QVC公司,想通过电视购物节目销售她设计的成衣。碰巧和她同路的迪勒也跟随进入演播室,第一次接触到互动电视购物节目。

  “我惊呆了。我从来不知道电视机还能有这样的用途。我曾经以为电视节目只会讲故事。”迪勒回忆说,“但那天,我看到了互动,一种简单原始的互动,混合了电脑、电视和电话的功能。它抓住了我的好奇心。”

  那时,电子商务尚未流行,但迪勒却从电视购物节目中预见到未来商务的发展趋势——只需与屏幕互动,就能轻松实现购物。他决定收购QVC公司,尽管这个决定和当初告别好莱坞的决定一样,让很多人认为他“没脑子”。

  迪勒搬到宾夕法尼亚州的西切斯特,开始为QVC公司工作。其间,迪勒掘到了自己当老板后的“第一桶金”。尽管在最后的竞购中,迪勒未能如愿收购QVC公司,但他明确了未来商务的互动“脉搏”,坚定了自己当初的想法。

  1996年,迪勒收购了QVC公司的竞争对手“家庭购物网”。随后,互联网迅速崛起,迪勒进军电子商务领域,不断收购各种各样的网站。凭借一桩又一桩成功并购,一个庞大而零碎的零售帝国——IAC公司渐成雏形。CBS记者斯塔尔在报道中评价说:“IAC公司是巴里·迪勒一块一块拼凑起来的网络巨人。”

  走向辉煌

  IAC公司旗下的一些网站逐渐成为美国人生活中的好助手。Expedia、Hotel和Hotwire等旅游代理网站拥有美国旅游服务网上代理业务30%以上的市场份额;票务网Ticketmaster则占据美国音乐会和体育比赛网上订票业务中90%的市场份额;约会中介网Match、城市向导网Citysearch、在线贷款服务网Lendingtree等,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但问题是,很多人知道或使用过这些网站,却对IAC公司闻所未闻。在外人看来,迪勒的公司仿佛“一盘大杂烩”。因此,如何整合公司旗下网站,成为迪勒面临的新任务。

  通过公司新开发的搜索引擎Ask.com,迪勒巧妙地将网站悉数“串联”起来。网络用户可以利用搜索引擎,链接到公司旗下的网站,查询地址、预订机票、购买商品,甚至寻找约会对象。

  同时,为提升公司名气,迪勒还聘请全球知名建筑师弗兰克·格里为公司设计新的总部大楼。如今,这栋大楼已矗立在曼哈顿高楼林立的天际线上。

  IAC公司旗下目前已拥有60多家网站,且整个数字仍在不断增加。美国《财富》杂志最近将IAC公司列为全美“最受推崇”的网络服务公司,排名超过名气更大的电子港湾(eBay)、亚马逊(Amazon)、雅虎(Yahoo)和谷歌(Google)。

  凭借IAC公司的成功,迪勒2004年以14亿美元资产,首次登上《福布斯》富豪榜。今年5月《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06年美国500强企业CEO薪酬排行榜上,迪勒以2.95亿美元的薪酬位列第三。

  眼下,迪勒正计划将IAC公司的业务拓展到零售业之外。这次,他把目光投向方兴未艾的互动娱乐网站。他买下校园娱乐网站CollegeHumor.com,希望通过加入原创视频、报道、资讯等,创建一个年轻人热衷的互动娱乐网站,他说:“今后几年内,我们可能会为此投资数百万美元。”                    张代蕾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