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上海边界行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上海地产人物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 广 告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 · 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36版:新民环球 · 社会
 第A37版:新民环球 ·社会
 第A38版:新民环球 · 健康
 第A39版:新民环球 · 商界
 第A40版:新民环球 · 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5版:时尚·超级现场
 第B16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7版:e生活周刊
 第B18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19版:e生活·数码
 第B20版:广告
  
2007年7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偷公司”下达“生产任务” “每人每天必须上缴二十元

何云江


  团伙成员分“早班”、“晚班”轮流上岗,人均每天上交保底“产值”20元,骨干成员有“海外”作案经历。贵州遵义市汇川区警方最近摧毁一个类似企业化运作的“小偷公司”,抓获并刑事拘留系列盗抢团伙涉案人员16人。

  收编同道人

  任命小组长

  据了解,“小偷公司”负责人黄某,系遵义县人。去年以来,他通过喝酒、娱乐等方式,笼络人心,收编“同道”中人,成员最多时70多人,长期固定成员30多人。

  因为手下“小弟”多了,为便于“管理”,黄某将他们分为3个小组,任命了3个“小组长”,下达“生产任务”:每组每人每天必须上缴20元以上收入,严格按照“早班”和“晚班”外出,每天“轮休”一组,未经许可不得擅自离开聚居地。

  为了完成“生产任务”,一些“小弟”连一角钱都抢,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摸黑爬到工地几十米高的塔吊上盗割电缆。如果完不成“任务”不仅没饭吃,没零花钱,还要挨打。

  偷渡到国外

  盗窃别墅群

  小组长秦某现年27岁,系遵义县人,15岁开始小偷小摸。据他交代,从出道至今,偷的和抢的钱有上百万元了。这些钱被他吃光、喝光、玩光了。1994年,深圳一高级宾馆2888元一间的包房,他曾包了一个星期。

  据秦某交代,16岁时,他一路偷窃到广东,跟着一群入室盗窃“高手”偷渡到海外,专门盗窃别墅群。“后来,基本上每年要‘出去’(偷渡)几次。”他说,每次回来要用偷来的钱“大宴宾客”。

  因为这段“辉煌”的海外经历,秦某被黄某委以重任,当上小组长。秦某严厉敦促手下,多次亲自“上阵”。今年2月初的一个晚上,为了“提高效率”,他带着手下,开着租来的面包车,在遵义两城区抢劫9次,得手近2万元现金,伤了1名反抗者。落网后,秦某曾不止一次“希望被判死刑”。

  盗抢百余次

  报警仅七宗

  据警方介绍,16名犯罪嫌疑人交待了他们参与的100多起盗抢案件,并供述了详细的时间、地点和涉案物品等,但目前仅核证其中7起。未被查实的案件,是因为没有人报案,其中包括3起受害人被杀伤的案件。如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秦某在河边抢劫一对情侣时,与对方发生激烈搏斗并双双落水。在冰冷刺骨的水中,他掏刀伤了对方,还从受害人口袋中掏走1000多元湿漉漉的钞票。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新华社记者 何云江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