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上海边界行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上海地产人物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 广 告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 · 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36版:新民环球 · 社会
 第A37版:新民环球 ·社会
 第A38版:新民环球 · 健康
 第A39版:新民环球 · 商界
 第A40版:新民环球 · 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5版:时尚·超级现场
 第B16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7版:e生活周刊
 第B18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19版:e生活·数码
 第B20版:广告
  
2007年7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连车带牌,所有信息被克隆
王女士频频接到罚单,交警也感叹真假难辨
吴强 戴霞


  编辑同志:

  我从今年2月份开始频繁收到江苏启东市交管局的罚单,闯红灯、超速……罚单接了七八张,罚款金额共计近2000元,可我这段时间从未离开过上海,不可能在启东违章。启东当地警方调查发现,原来我的车被克隆了。

  那辆克隆车,跟我的丰田蓝鸟的颜色、车型、牌号都一模一样,对方甚至还一直以我的名义在交养路费,以致当地办案警员都怀疑“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克隆车主居然掌握了我的全部信息,从姓名、身份到住址样样都知道。可我从没把车子的资料透露给其他人。不知他是怎么弄来这些信息的?       读者 王惠芳

  【调查附记】

  克隆术愈演愈烈

  本报曾接到过类似投诉,有王女士这样遭遇的读者不在少数,克隆车问题逐渐引起人们关注:从一开始的克隆车牌,到现在从头到脚“全面克隆”,愈演愈烈。克隆者锁定目标之后,模仿其所有“行头”,克隆出假车、假证(行车证、驾驶证、纳税证等等一系列证件)、假牌照,甚至连驾驶员的身份都被克隆者原原本本地假造,足可以假乱真。克隆车既有被用来做无成本的非法营运的,又有纯粹自用的。王女士遇到的就是后者。

  克隆车在上路行驶时往往天马行空,百无禁忌,电子警察拍到或现场开出罚单都大可不必理会,反正有“正版车主”顶缸。这既造成了被克隆者无辜受罚,也埋下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遇克隆如何“自救”

  如果不幸成为被克隆者,车主应当如何“自救”?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工作人员田先生告诉记者有两个方法:一是发现不明罚单上门,立即到所在区车辆宣传科备案,提供车辆所属权的相关证明,如购车发票、购车保险单等,然后由警方介入调查;二是在车主自愿的前提下,通知交警部门,在一段时间内,将车暂时交由相关部门免费保管,当下一张罚单出现时即可证明并非此车违规。之后,警方会留意与此车持相同号牌的车辆,一旦抓到就能让克隆者赔偿原车主的损失。当然这种方法不论车主还是车管所都需付出较高成本,一般情况下并不鼓励。

  目前,“克隆车”存在数量、车主情况的不确定性,甚至跨地区的流动性。这些因素都给执法部门的查处及治理增加了难度,尤其像王女士这样遭外省“克隆”的,查处更是困难重重。公安、车管部门对“克隆车”一旦查实,都会作相应处罚。田先生呼吁,每位市民都有揭发违法犯罪行为的权利和义务,如果遇到被克隆的情况,应及时告知交警部门。

  实习生 戴霞 记者 吴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