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上海边界行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上海地产人物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 广 告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 · 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36版:新民环球 · 社会
 第A37版:新民环球 ·社会
 第A38版:新民环球 · 健康
 第A39版:新民环球 · 商界
 第A40版:新民环球 · 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5版:时尚·超级现场
 第B16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7版:e生活周刊
 第B18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19版:e生活·数码
 第B20版:广告
    
2007年7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贸学院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瞄准农村旅游开发
大学生当上“农家乐”智囊

吴洁宇 张炯强


    奉贤区柴塘村村委会日前来了一群年轻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将厚厚一本“农家乐项目开发合作方案”郑重递交给村党支书阮芬飞。据悉,在为期三个月的实践中,他们将通过实地调研、市场分析,与当地村民共同设计一条涵盖农副产品营销、农家游服务的产业链。

  黄花梨上贴剪纸

  当得知当地盛产堪称“梨中皇后”的黄花梨时,队员们“嗅”到了第一丝商机。结合当地特色的剪纸艺术,他们提议将剪纸贴在梨上,通过遮蔽光合作用培育出“身披”词语和图案的梨。如今,这种用文化提供附加值的想法已写入初步草案。

  好点子不止一条。“科班出身”的大学生们深谙目标消费群的重要,草案中就为柴塘村的“农家乐”圈定了四大区域,不同项目分别针对学生、白领、三口之家和老年人:露营篝火、放飞风筝,为讲究情调的白领和情侣设置;喂养家禽、钓鱼划船,适合一家共享天伦;尝农家饭、住农家院,阿公阿婆最爱这样悠闲的旅游方式。可谓有的放矢、面面俱到。

  访问村民寻创意 

  队员翁索宇告诉记者,“我们将首先与镇政府、村委会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了解当地政策和官方数据。然后,挨家挨户走访村民,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我们能帮助的地方。最后再把一系列的创意、服务落实。”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楼巍表示,“过去大学生到农村实践,往往只是下一次乡、住一个礼拜,浮光掠影般体验农家生活,而这回队员们到柴塘村辅助‘农家乐’,带着明确的主题和任务,充实自己的同时也能服务新农村建设。只有实在地干,才有实在的收获。” 

  本报实习生 吴洁宇 记者 张炯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