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住两年 石磊 |
两年前,举家搬到遥远的浦东张江居住,当时跟身边友人讲起,个个惊叫不已,个别友人还十分夸张地把我抱了又抱,好像生离死别,从此难再碰头。 开头半年,我这个方向白痴,在张江开车,吃足苦头,一条路都不认识,常常绕来绕去,绕得热泪盈眶手脚发软,目的地其实就在一个箭步之外。要是在浦西开车,再不济,我总也还认得淮海路南昌路复兴路,哪里像在张江这里,郭守敬路祖冲之路哥白尼路,跟一票伟人玩迷魂阵,我是打死也记不清楚,实在苦不堪言。 如今两年住下来,倒是觉得,在张江开车别具韵味,道路宽阔流畅,深夜从浦西开车回家,自南浦大桥一路盘旋而下,飞飙龙东大道,车内华丽歌声,一曲托斯卡,一气呵成飙到家门口,那种夜奔家园,真是无比酣畅。想想若是在浦西,折来折去,托斯卡一路哽咽回家,肝肠寸断,不听也罢了。 初到张江,出门吃个小饭,买束小花,都煞费思量,因为周边举目无亲,入夜四处黑麻麻,非常乡下。两年住下来,附近方圆数公里内,屈指可数那几家餐馆,跟老板都熟得像自家人一样,一进门,便是侬又来啦。有时深夜痴想一碗沧浪亭,一碟王家沙,想到无法可想,只好抓起电话打给浦西死党,死党没心没肺声声奸笑,笑我这个乡下人。两年住下来,情况没有丝毫改观,要吃面吃点心,至少也要飞奔到陆家嘴。如今浦西死党都十分清楚,请我这个张江女人吃饭,只要带去王家沙,我就甜笑得像个无锡阿福了。不过阿拉张江,好吃的也是有的,家门口有好几家非常正经的面包房,德国面包法国面包中东面包,真是硬朗喷香,西式甜点也卖相口感双双一流,十分解我的馋。 两年前我刚到张江,安好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带着包子直奔堂皇的浦东图书馆,一个圈子转下来,我跑去咨询,请问儿童图书在哪一层?办事人员冷冷地跟我说,这里没有儿童图书的。哇,那么哪里有呢?人家回答我,儿童图书啊?最近的要去川沙图书馆。我当时的心情,真的称得上是义愤填膺。一个浦东新区,居然没有一个儿童图书馆,说给谁听会相信呢?当然,阿拉张江也是有可去之处的,家门口的东方艺术中心,我们一家是那里的常客;上海科技馆我家买年卡捧场;世纪公园放烟花,我们把入场机会,礼让给远道而来的浦西人民,我们站在友人家里的客厅前,就一览无遗的说。 张江住两年,让我最头大火大的,是那张江地铁站。这个2号线的终点站,居然建得如此局促。请问建设地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下面的常识有关人员是否听过呢?在地铁终点站建设大型停车场,鼓励乡下人民把私家车停在这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进城,减轻城内交通负担,天蓝路通人气好。对不起,这不仅是常识,更应该是真理。张江还在高速发展,居民还在高度增长,就这么一个局促的地铁站,天天车子停得满坑满谷寸步难行,急死人了。每次经过那里,看到大量的乘客拥挤在仅有的两个售票窗口,我可真是咬牙切齿。 张江住两年,甘苦并举,要我搬回浦西,我又有种种不舍,篇幅有限,下次再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