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摆渡幸福的人 屠仕超 戴斌磊 |
| ||
|
我是一个普通的婚礼司仪志愿者,主持婚礼并没有丰厚的金钱回报,但我依然很快乐。我用真诚的心诠释新人的爱。很喜欢一位同学的话,她说我是个摆渡幸福的人,将人们从幸福的此岸——恋爱,摆渡到幸福的彼岸——婚姻。我是个布施幸福的人,但我更是一个接受幸福布施的人——在人们的爱情故事里,我明白了很多、很多…… 1、为老师主持婚礼 我是一名大学生,也是一个婚礼司仪志愿者。经常有人羡慕我在婚礼上说笑逗乐,喜气洋洋,既是新人的“超级大绿叶”,又能让来宾们共同感染婚礼的热烈情绪。可谁能想到,我第一次主持婚礼,竟是被赶鸭子上架的哩! 那天,我正在校园里闲逛,突然,一位同学把我拦住,气喘吁吁地说:“快别瞎逛了,班主任有事找你,快去!”我心头一紧,难道作业有什么问题,又要被班主任耳提面命一番?不及细想,我赶忙跑到办公室。推门进去,却见桌子上撒满了喜糖,还有一本厚厚的结婚相册。哦,原来是请我吃喜糖呀,我松了一口气。这时,张老师笑眯眯地拉着我的手,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说:“明天我结婚,一时雇不到司仪,你曾主持过校园晚会,我看就由你来当这个司仪吧!”听得此言,我不由惊讶得连连后退,慌忙说“这事我可没干过”,就想开溜。可张老师“截住”了我,拍拍我的肩膀,说:“怕什么?没吃过猪肉还见过猪跑,就算没主持过,你总参加过婚礼吧!就这么定了,明天看你小子的!”面对这样深厚的信任,我就是只鸭子,也只好硬着头皮“上架”了呀。 那天晚上,我忙得焦头烂额,一边查资料一边琢磨,一个想法刚跳出来,就赶紧写到纸上。直到深夜,我的整体构思终于形成,于是赶紧排练。我用报纸卷成话筒,对着镜子反复演练表情,背诵台词……幸好曾有主持校园晚会的经验,几遍下来,我的“彩排”有模有样了,心里有了点底。但担心还是有的,毕竟没主持过婚礼,万一弄砸了,将无颜面对恩师。 第二天是星期六,梅园大酒店里众来宾济济一堂。面对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我深吸了一口气,装出一副经验丰富的老到样子。可实际上,我听见自己的心脏在“怦怦”直跳,紧张得喉咙都发干。 新人入场了,宾客们欢叫起来。正该我调动全场气氛之时,我的头脑中竟霎时一片空白,昨晚背得滚瓜烂熟的台词一句也说不出来。我的额上渗出了汗,真想抽自己一嘴巴,清醒清醒。可是不能啊,那不是破坏婚礼的气氛吗?直到新人在喜乐中站上了台,全场响起整齐的掌声时,我才猛然回过神来——“披上洁白的婚纱,头戴美丽的花环,怀着两颗彼此相爱的心,他们走上这神圣的红地毯……”我朗诵完这段“克隆”来的开场白,心中平静下来。我进入了状态,婚礼贺词如行云流水般汩汩而出…… 我的这次主持事后还颇得好评,恩师当然也表扬了我几句。这次经历,使我体验了婚礼司仪的“味道”——那可是仅次于新人的风光哟。后来正好有一个机会,我就报名当上了婚礼司仪志愿者。为了获得相应的知识,我课余时间专门寻找主持艺术方面的书来充电。每到周末,我更是出没于各大酒店、宾馆,悄悄地站在门外,偷师学艺。我仔细观察专业司仪的一举一动,用心聆听每一句祝福台词,甚至司仪的一颦一笑……“婚礼无小事”,我明白,只有点点滴滴地积累,把专业司仪们的“绝活”学到手,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司仪。 现代的婚礼,早已不光是众宾客海吃的宴席,而是成了人生旅途中一台精彩的演出,而司仪无疑就是整台演出的总导演兼主持,工作很重要噢!在做婚礼司仪志愿者的日子里,我很辛苦,但我也很快乐。在我主持的几十场婚礼中,有3次特别让我难以忘怀,从中我感受到了婚礼司仪的沉重责任和价值所在。 2、一桌酒席的婚礼 一天,朋友找到我,说有一对新人想要办婚礼,但却雇不起司仪,问我是否愿意去帮他们主持一下。我二话没说,就接下了这活。 原来,那是一对来沪打工的年青人,男的在建筑工地上干力气活,女的在私人小餐馆里刷盘子,两人起早贪黑,整天都忙得天旋地转。每天散工后,满身臭汗的男人就去女人干活的那个餐馆里吃盒饭,渐渐地,他俩相识相爱了。艰难的生活经历使他们倍加珍惜这份感情,“同是离乡打工人,相逢彼此心相许”,他们终于决定相伴走人生。 我还了解到,他们在山区的老家都尚未过上温饱日子,因此他们每月都要往各自的家里寄些钱。这次结婚的洞房,是他俩花600元钱(一个月)租来的;为了省钱,他们甚至只去了一家小影楼拍了一张婚纱照……这对新人的穷困,让我心酸,但我万万没想到,他们为了节省,婚宴仅仅只办一桌酒席。 我清楚地记得,结婚那天,“噼噼啪啪”一阵鞭炮响过,新郎新娘满脸幸福地出现在大家面前。昨天还在工地上拌水泥,灰头土脸的新郎今天焕然一新,他牵着新娘的手,憨憨地笑着招呼大伙入座。那一桌喜宴当然是在一个小饭馆里置办的。来的客人大多也是皮肤黝黑,衣着简朴的农民工,热情的他们早已把小饭馆打扮得披红挂彩。高挂着灯笼和大红喜字,表达着对新人的衷心祝福。 几个会乐器的工友吹起了小号和欢快的唢呐,简朴的婚礼喜庆而热闹。笑容洋溢的新郎用散装的白酒和低档烟向大家表达他的谢意,新娘笑呵呵地给众人一一敬酒、点烟。工友们借着酒兴,起哄要新郎对新娘说上几句贴心窝的话。新郎红了脸,扭扭捏捏地不好意思,实在推不过,终于憋出了一句:“我娶你,想让你过得好一点。就是碗里剩最后一口饭,我也让你先吃!”说完,新郎“顺势”给了新娘一个甜甜的吻。“好样的……”工友们纷纷鼓掌,新娘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整个结婚过程,没有倒香槟,没有切蛋糕,没有走红地毯,更没有交换钻戒,但新人一脸的灿烂,洋溢着无比满足的喜悦。是啊,寒碜的婚礼难掩爱情的光芒,他们是今天最幸福的人儿! 我感动地看着这场景,深深地被这诚挚的爱情所打动。我开始“发言”,向大家讲述了一个故事:男孩和女孩彼此相爱,但男孩很穷,买不起订婚戒指。一天,男孩用易拉罐拉环作为戒指送给女孩,女孩感动得哭了,嫁给了他……最后,我大声说道:“爱情不分贫富,在艰苦的环境里,更能显示出她朴实高贵的品质。用真心换来的爱情,远比用金钱换来的钻戒和玫瑰更为浪漫!”话音刚落,屋内掌声四起,许多工友都喝彩道“说得好”、“钱不是最重要的”、“祝新郎新娘白头偕老”,婚宴的气氛顿时达到高潮。 喜宴散后,新郎新娘感激地握着我的手,说我的这个故事讲到了他们心窝里,并邀我一起去闹洞房。新人的父母感谢我免费主持婚礼,硬要塞给我几包山里的土产,我婉言推却了。这些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是那么热情、善良、淳朴、忠贞,是他们让我深深地感动了一回。 3、敬老院里的婚礼 我为一对七旬老人主持了夕阳婚礼。那是我在一次“心连心,献温暖”的敬老院志愿者活动中,偶然得知了这对老人的美丽故事。那位大爷姓赵,阿婆姓杨,两位老人在敬老院里经常互帮互助,促膝聊天,日子久了,就渐渐产生了感情。可怎奈年岁已高,若再谈婚论嫁,又怕被人耻笑,两人只好把各自的感情埋在心底。但细心的院领导还是窥探出了二老心中的秘密,于是多次鼓励他们解放思想、大胆结合,不要怕闲言碎语,不能因世俗观念而影响自己的幸福。最后,两位老人终于点头同意了。 婚礼那天,敬老院的墙壁上,高高挂着一个大红“喜”字,彩色气球在屋檐下飘来飘去,一派喜庆气氛。掌声中,二老互相搀扶,微笑着慢慢走出来。我第一次为高龄老人主持婚礼,不免有些担心,怕老人年纪大了,反应迟钝,在婚礼上会出洋相。果然,我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赵大爷由于昨晚兴奋得一夜没睡好,今天又喝多了酒,一个劲地憨笑;而杨阿婆也害羞得很,在众人面前“我爱你”这“三字经”始终都说不出口,大家只能干着急。当时,我灵机一动,想到老人们都爱怀旧,那正是他们的感情所依。于是,我用抒情的语调缓缓陈述起来: 冬日的午后,天空洒下一大片温暖的阳光,杨阿婆又给赵大爷晒被子了。经过太阳抚摸的被子上满是阳光的味道,一如杨阿婆温暖的气息。赵大爷也常常陪杨阿婆说话,红红的夕阳把他们安详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在他们拿到结婚证后,赵大爷拿出私房钱,拉着杨阿婆去逛商店,花100多元买了一件打折的大衣作为结婚礼服。杨阿婆心疼舍不得,闹着不要,赵大爷说,这是我俩这辈子最后一次结婚了,穿好点…… 整个屋子一下子变得静悄悄的,赵大爷、杨阿婆仿佛又回到了那些温暖的日子里,脸上写满了陶醉。是啊,温情的岁月,把他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唤醒。此时,我又说:“大家还记得吗?赵大爷走到杨阿婆房间门口经常装脚疼走不动,来‘制造’与杨阿婆拉家常的机会。去年赵大爷得了重感冒,杨阿婆又是请医生又是买东西,还把饭端到床前,耐心地给赵大爷喂饭。今天是大喜的好日子,敬老院为赵大爷和杨阿婆选择了最好的房间,购置了新的生活用品,还替他们张罗了这个婚礼。赵大爷和杨阿婆是最幸福的人!”蓦然间,我发现二老的眼眶已经湿润了,一声轻轻的“我爱你”,两人紧紧相拥在了一起。“让我们为他们祝福吧!”我说着点头示意音响师,《婚礼进行曲》响了起来。“嘭嘭”,鞭炮在空中炸开,五彩的纸屑飞到二老头上、身上,红晕也飞上了杨阿婆的脸庞…… 4、充满光明的婚礼 曾经有一对盲人联系我,说:他们因为是残疾人,从小就受人排斥,一次也没有参加过别人的婚礼。如今,他们结婚了,最大的梦想就是想要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婚礼。我被他们的真挚情感所打动,答应为他们主持这场婚礼。 婚礼那天,来的客人中有很多都是盲人,有的是新郎新娘盲校里的同学,有的是他们盲人按摩所里的同事。当神圣的《婚礼进行曲》响起的时候,几乎台下所有的盲人都直起身子,侧着耳朵努力倾听:倾听新郎新娘走过红地毯的声音,倾听美好的婚礼颂词,倾听现场他们可以听到的每一个音符。 新郎和新娘戴着墨镜,手牵着手,在红地毯上走得很慢。到了台上,新郎摸索着从衣兜里掏出一枚戒指,郑重地把它戴在新娘手上,戴得是那么专心致志。 我知道,这对新人,一个是全盲,一个只能看到暗影。他们看不见对方的美丽,只能抚摩到对方手心的温度。但他们深深地爱着对方,全凭一颗心静静地与对方交流。 我在婚礼祝词里饱含深情地说:“上天给了你们黑暗,而爱情却给了你们光明。”台下的盲人们听了都拼命鼓掌,掌声整齐而热烈,经久不绝,就如波涛一般。是啊,盲人们也渴望拥有爱,渴望留住爱,因为爱能给黑暗的世界带来光明。爱情对于残疾人来说,就显得更加珍贵,更加神圣。上帝夺去了他们的眼睛,却给了他们普通人没有的“天眼”。他们用这“天眼”去听、去看、去感受、去爱……上帝是不公平的,也是公平的,不是吗? 撰写 屠仕超 口述 戴斌磊 插图 张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