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视线激活了月亮女神 ——昨现场感受上海国际互动艺术大展之新奇 林明杰 |
| ||
| ||
|
一个国内迄今规模最大的互动艺术展,昨起在淮海西路570号上海城市雕塑中心举办。崭新的艺术观念和高新科技手段,让观众有全新的感受。 惊奇 有趣互动 当你走进一个昏暗的长廊中,会惊奇地发现地面上马上会出现4 个人影,紧紧跟随你的脚步,忙不迭地拿着抹布、扫帚、刷子、吸尘器擦去你留下的“脚印”,直到你走出地毯他们才肯罢休。这是杜震君的互动作品《清洗》。他在地面上设置了196个传感器,连接着4台电脑,再通过天花板的投影机把4个视频影像投射到地毯上,在这条宽4米、长12米长廊中,和每一个经过的观众进行一次有趣的互动。 特色 个人体验 这个国际互动艺术大展的主题叫“身体媒体”,来自9个国家,11位当下国际上最为活跃的新媒体艺术家带来他们的代表作和新作。这些作品从未在国内亮相过。展览由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由法国策展人里查德卡斯特里和中国艺术家龚彦共同策划。展览中的作品无不体现了以观众的“身体”为载体,以“个人体验”为切入点的特色。 激活 场景变幻 一些作品需要观众身体的“激活”。在一个高12米的互动环形影院中,放映的影片是太阳神之子雅克特翁无意中看见月亮女神黛安娜沐浴后所发生的故事。与别的影院看电影不同的是,观众中有一个指定的“领队”,他的目光看向哪里,银幕就放映出那里的场景,其他观众也将跟随他的视线与影片互动。地面上一张大网不断变换着立体图形,但这些图形的改变都是由于站在操控平台上的观众来决定的。小小的操控平台左右前后摇摆不定,如何平衡,如何遥控画面,还真需要操练一下才行。 赛跑 虚拟动物 荷兰艺术家戴欧杨森原本是一个物理学家。他认为他的作品即是身体或者创造者本身。他编写了一个模拟不同长度的腿的程序,随后发明了一些电脑虚拟动物并让它们相互赛跑,从而找到那只跑得最快的脚。这次他带来了一组作品“七件化石的回顾”。那些用管子构建的奇奇怪怪的机械,都被命名为“动物”,如“普通动物”“基因动物”“带皱的蠕动动物”等。他们多有很各自的运行方式。如“蠕动动物”可以像蛇一样运动,但是,一分钟的运动,需要花许多年时间来收集足够的风能。他说他的“动物”会自我进化。有不少观众对展览表示好奇,但也有人对一些作品感到困惑不解,因为这与他们平时认可的“艺术”太不一样了。 本报记者 林明杰 评论 07071510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