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奥运专版
 第A12版:来信来论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周刊
 第B18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19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0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1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2版:求职·培训资讯
 第B23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4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5版:求职·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移民沙龙
 第B27版:求职·留学动态
 第B28版:求职·留学·招生
 第B29版:求职·培训·留学
 第B30版:求职·留学扫瞄
 第B31版:求职·招生·留学
 第B32版:求职·名校招生
 第B33版:求职周刊
 第B34版:求职·招聘·招生
 第B35版:求职·招聘·自荐
 第B36版:求职·培训动态
    
2007年7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双手撑起一片天空
——女子坐排锦标赛现场见闻
俞剑 姚宏伟 孟雯

  ■ 蒙古(前)与伊朗队球员在比赛中 本报记者 彭幼龙 摄

    今天,经过四天的争夺,2007亚洲、大洋洲女子坐式排球锦标赛顺利闭幕。参赛队中除2008年北京残奥会东道主中国队外,马来西亚、日本、蒙古、澳大利亚、伊朗队绝大多数是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但每位球员都在惊奇和欣喜中,接受体育给她们带来了全新体验。

  “我是一个特别的人,也是一个热爱运动的普通人。”澳大利亚队主攻手特蕾西挥动着结实的左臂示范着击球动作。这位天生没有下肢与右臂的33岁“老”运动员已有18年的运动生涯和傲人的成绩单:1992年残奥会50米蝶泳金牌得主,多次荣获澳洲残障人士运动会田径、游泳、冲浪比赛冠军。开幕仪式上,特蕾西和队友亮出了她们的代步工具——一块滑板,她们在逆境中快乐生存的精神令人由衷称赞。教练格伦说:“与特蕾西一样,队员们都有着对体育的热爱。感谢比赛的组织者,为我们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与澳大利亚队一网相隔的,是穿着绿色长袍,裹着头巾,全身上下包得严严实实的伊朗队员,装上假肢的她们完全看不出身上的异样。只有比赛结束时,才看到每一位队员用大量的冰水减缓疲惫和炎热带来的苦痛。这是伊朗坐式女排首次出国参赛,也是她们第一次参加坐式排球赛,“不管比赛怎么样,我们都很有信心。”领队谢默夫认真地点头说道。

  上海的梅雨天让这些外国朋友多少有些不习惯,但球员赢球后绽放的灿烂笑容冲破了窗外的阴霾。在坐式排球这一特殊舞台上,她们找到了自我,用双手撑起了排球运动的一片天空。 本报记者 俞剑 实习生 姚宏伟 孟雯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