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特别报道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焦 点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法治视窗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周刊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保健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15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16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2007年7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学新鲜人节俭有道

章笠越


  “从今天起你就要离开家独立生活了,记住不要舍不得花钱,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的,别对自己太苛刻。”这是4年前,我去大学报到前母亲再三叮嘱的。当时我回答的是:“妈妈您放心吧,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的,该花的钱我一分不会省,不该花的钱我一分也不会乱花。这不是吝啬,而是节俭。”

  4年一晃而过,如今我惊讶地发现当年母女俩不经意的一段谈话正是我日后生活的真实写照。从大一暑假开始做家教,除去车费,通常一个月的家教收入近千元,加上父母给的500元生活费,每月可以支配的金额,几乎接近一名刚大学毕业的小白领第一年的税后工资。

  虽说当时收入在同龄人中是很可观的,但我在日常消费中却从不大手大脚。我一般每月消费支出不会大于350元。虽然花费不多,但我的生活品质依然很高,真正原因在于我的理性消费观——

  如果既可以乘坐地铁也可以搭乘公交车,我一般会选择公交车。如果时间允许,我还会选择步行来代替三四站路的车程,这样一来不仅每月节省了四五十元交通费,坚持步行还使我更健康。

  我还针对自己短信多的特点,办理了动感地带30元短信套餐,外加5元的密友派,因此从未出现高额的手机费。

  大学食堂的菜不仅不便宜,而且常常冷冰冰的。和五六个室友一起“拼菜”是一种颇为明智的选择——人均四五元就可以点上热乎乎的三荤两素一汤。

  女生天生热爱逛街,但令我最为骄傲的是,我从外贸小店和大型超市淘来的银色大包、时尚长衣以及打折连衣裙都曾被朋友和同事误认为是某些品牌的新款单品,其实这3样的总价只有100多元。只要拥有一定的审美理念,无论在何处都可以买到价廉物美的服饰。

  朋友生日,先去宜家打样,然后回家亲手制作礼物,成本仅为成品的十分之一;花5元钱在学校大礼堂里看新上映的大片;办一张图书卡,可免费借阅感兴趣的书籍;将每月1000余元的存款用来做股票之类的金融小投资,这些都是我课余时间常做的事。     章笠越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