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要入幼儿园 家长提前做准备 马丹 |
|
还有两个月,杨小姐的女儿佳佳就要进入幼儿园小小班,她最近一直很担心:宝宝到底能适应幼儿园生活吗?其实,在入幼儿园前的这两个月时间,家长可以做一些准备工作,帮助宝宝适应人生第一次的集体生活。长宁区教育局幼教科科长张佩佩提醒家长,做入园准备,知识学习倒不是很重要,心理和生活准备才是关键。 消除入园恐惧心理 1.参观幼儿园了解新生活 一些家长在孩子入园前,会先教识字写字,并要求孩子会写自己的名字。张佩佩说,这样加重了孩子对幼儿园的恐惧心理。入园后能否迅速适应,还看家长有没有打好“心理战”。张佩佩建议说,家长可带孩子和已进入幼儿园就读的孩子、熟悉的大孩子玩,或带他去幼儿园参观,告诉他在幼儿园里能做游戏,还能学到本领,消除宝宝对幼儿园的陌生感。 2.学会与小伙伴友好相处 因为要过集体生活了,家长应多带孩子去公众场所,鼓励他和陌生的同龄人玩耍,并顺势引导说:你到幼儿园会碰到许多不认识的小朋友,但大家可以一起玩,幼儿园的生活是很开心的。 3.不要用幼儿园吓孩子 家长和孩子相处,也要保持耐心,千万不要用“你再不听话,我就提早送你到幼儿园去”此类话来恐吓孩子,容易让孩子觉得幼儿园就是惩罚人的地方,对进入幼儿园产生畏惧心理。 慢慢教孩子学自理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幼儿一旦进入幼儿园,离开父母的庇护,常会产生恐惧感、情绪烦躁。对此,张佩佩说,家长要引导孩子学着自理,比如,自己穿衣服、吃饭等。“能自己做就自己做,不能做的也要学会向他人开口请求帮助,这也是一种能力。” 幼儿园里吃饭时,每个孩子都会分到一份饭菜,在一定时间内自己吃完。张佩佩说,喂食的家长应放手,准备一只碗,适量地放些米饭和各类菜,指导孩子自己用调羹一口饭一口菜地吃。 2.培养大胆开口意识 一些刚进入幼儿园的小朋友由于不敢主动说我想要干什么,常常一整天都不去厕所或不喝一口水。对此,家长在家就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大胆开口的意识,比如,在家给他准备一个固定的水杯,并且告诉他如果要喝水可以自己倒,或者向父母请求。“但是,为了安全,最好由父母协助。” 按幼儿园作息生活 孩子早上8时左右进幼儿园,一直待到下午4时。张佩佩说:“不少孩子习惯在上学途中吃饭,甚至进幼儿园大门手里还拿着蛋糕牛奶。这样其实会影响他的食欲。”在家时,家长应让孩子按照幼儿园时间起居作息:早晨7时左右起床,并督促孩子在8时前吃完早饭;中午11时吃完午饭后,家长可以像幼儿园那样安排孩子睡午觉,一般是中午12时到下午2时。“剩余的时间,家长可让孩子做游戏或参加户外活动。”张佩佩说,在正常的三餐之间,家长还可酌情加餐,一般以水果、小点心为主,但不要让孩子吃得太饱。 张佩佩特别关照家长:“在家时,千万不能随着孩子的性子来,他想睡就睡,不想睡就不睡。尤其是晚上,8时到9时就应让幼儿上床睡觉。” 本报记者 马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