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特别报道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焦 点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法治视窗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周刊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保健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15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16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2007年7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心妈妈”被质疑借孤儿敛财
湖北鄂州一退休教师收养22名弃婴引发风波不断

  ■ 何本英这回的读报心情和以前大不相同

    何本英,湖北省鄂州市实验幼儿园退休教师,自称从1981年开始收养22名弃婴,其中3名仍在她身边。

  7月3日,“爱心妈妈”何本英的媒体形象变为“爱钱妈妈”,她被鄂州市民政局有关人士指为借孤儿敛财。

  一篇媒体报道

  搞砸募捐巡演

  7月3日清晨,63岁的何本英像往常一样买了份报纸。

  作为鄂州市创办个体幼儿园第一人,何本英在1984年就上过报纸,2005年她因收养弃婴被媒体广为报道,并被誉为“爱心妈妈”。

  不过,这一天的报道并不寻常,标题是:《鄂州一女子抱孤儿上街募捐  民政局指其利用孤儿敛财》。

  何本英带着自己的歌舞团依然去搞募捐演出。演出还没开始。一名观众拿着当天的报纸,指责何本英骗钱。

  收养弃婴见报

  前年一举成名

  “24年来收养22名弃婴”,2005年6月21日,湖北一家有影响的媒体报道了何本英的故事,并称:由于抚养孩子,家庭极度贫困,丈夫因此与她离婚,但她爱心不改。从此,何本英被称为“爱心妈妈”。但出名后,她“不求人”的作风变了。

  2005年7月25日,她举行了第二场爱心演出,一位鄂州市民政局干部说,开演前,每个观众都收到一个空的红包。演出结束后,红包被收回去,部分观众往里塞了钱。何本英收获1500多元捐款。2005年8月,何本英清贫的生活一下子有了很大改观。不过,她仍不断向政府机关“伸手”。

  民政局欲干预

  引发双方矛盾

  2006年5月,鄂州市民政局开始实施“明天计划”,打算把何本英家中的脑瘫孩子何天意送去治疗,但后来何本英不肯交出孩子,由此鄂州市民政局与何本英结下矛盾。

  2006年12月,何本英为3个孩子申请低保,办低保需要民政局出具收养证明,但民政局拒绝出具。

  于是,从2007年4月12日开始,何本英带着3个孩子上街巡演募捐,她说因为政府不给解决生活困难。至今,何本英和鄂州市民政局的对立仍在继续。

  家中经济困难

  孩子无法就医

  因为何本英的贫穷,16岁的何玲玲无法上学,脑瘫的何天意和两岁多仍不会说话的何涛无法接受治疗。湖边一间10平方米的房子里,3张床、两张桌子、几把椅子几乎是全部的家当。而正在建设的鄂州市城市福利中心,600个床位中有150个专为弃婴准备。不过,何本英说,如果孩子们都给民政局,起码得补偿她10万元。而10万元正是她的全部债务。    据京华时报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