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上海边界行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建军80周年特刊
 第A18版:八一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深度报道
 第A28版:股市分析
 第A29版:投资理财
 第A30版:公众服务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周刊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广 告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7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游感而发
“过度包装”有弊无利

梁牛


  笔者的一位亲友日前从井冈山旅游归来,给我捎了井冈山特产——猕猴桃糖、杜仲糖、地瓜。我品尝后觉得颇有地方风味。只是数量太少,每盒均为118克重,而包装盒却有21×11×3.5厘米,食品在盒中仅占了1/4的空间,可谓包装过度。

  时下许多地方的旅游商品都没脱“过度包装”这个“凡俗”。殊不知,对旅游商品“过度包装”,至少有三大弊端:首先,“过度包装”浪费资源,而到游客手中,这些包装盒又成了环境的污染源;其次,对于游客来说,“过度包装”加大了商品成本,无疑让人多花了冤枉钱;再者,对于旅游商品生产厂家和经销商来说,由于“过度包装”,使得商品的体积显得臃肿而笨重,不利携带。

  鉴于此,呼吁商家尽快走出“过度包装”的怪圈!  

  梁牛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