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上海边界行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建军80周年特刊
 第A18版:八一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深度报道
 第A28版:股市分析
 第A29版:投资理财
 第A30版:公众服务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周刊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广 告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7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建先顾老百姓面子”
——淮安城市管理走和谐之路
张智颖


    淮安,这座“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苏北水城,先后获得多项国家与江苏省级荣誉称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旅游城市、江苏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的称号。

  淮安何以有这样的成就?淮安市委书记丁解民对城市的管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顾及背街小巷 

  环境是城市的脸面。大多城市对广场大街锦上添花,而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背街小巷却无暇顾及。但淮安不是这样,该市将90%的城市维护费用于城中村、城郊接合部和居民区等人群聚集区,用丁解民的话就是,先顾及老百姓的面子。连续几年,淮安市每年要综合治理100条街巷、100个生活大院。如今淮安的背街小巷,已基本实现了“晴天无灰尘、雨天无积水、出门见花草、休闲有去处”。

  服务小商小贩   

  无证“路边摊”一向令城市管理者头疼,但淮安却探索出“亲情化”管理之路,走出了一条“管”与“被管”和谐之路。

  淮安市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对“路边摊”实施分类疏导、分级服务。由政府牵头,淮安先后在市区支干道和居民区,设置了多个“夜间大排档疏导点”,夜市大排档摊点主,使用统一制式餐车,而政府则在允许摆摊设点的地方强化后勤服务。其中,苏食放心早餐便是淮安进行人性化城市管理的一个案例。苏食放心早餐最初由几个下岗工人开办,城管部门为他们在市区合理规划销售点,实行定时定点保洁经营。目前,早餐点已经发展到250多个,月销售额200多万元,安排下岗职工300多人。

  设立城管广播 

  淮安市还开通了一个城市管理广播频率。城市管理者走进淮安城市管理广播的直播室,直接倾听市民对于城市管理的意见。城市管理广播不定期地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走进直播室,接受市民电话和手机短信咨询并解答听众反映的实际问题。

  淮安市委书记丁解民说,办城市管理广播就是要建立一个平台,使政府部门能够更好地、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让老百姓满意。本报记者 张智颖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