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上海边界行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建军80周年特刊
 第A18版:八一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深度报道
 第A28版:股市分析
 第A29版:投资理财
 第A30版:公众服务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周刊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广 告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7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深入民心
绍兴有关专家建议:尽早成立相关保护机构
周能兵


    不久前的公祭大禹陵典礼,成为绍兴非物质文化展示的特殊盛筵。绍兴市有关专家提出,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应尽早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向世人展示。

  遗憾  没有专门机构 

  绍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绍兴城市悠久历史的一个象征。去年,在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绍兴的梁祝传说、西施传说、嵊州吹打、新昌调腔、越剧、绍兴平湖调、绍兴莲花落、嵊州竹编、绍兴黄酒酿制技艺、大禹祭典十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是除北京以外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入选数目居全国地级市第一。而全市共普查出民族民间艺术资源57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3358项。如此之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是巨大的宝库。但遗憾的是,直到今天,绍兴却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梳理、“打扮”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策  加强深度创意 

  绍兴市政协委员陈建明告诉记者,杭州、宁波都已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而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短缺,没有专职人员。

  绍兴市群艺馆副馆长俞斌认为,成立一个保护中心,已显得十分必要。绍兴的许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进行深度创意和展示,让市民享受。如苏州的吴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保护、整理的基础上,进行创意、表演,其影响已波及全国。而已被省文化部门列入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越歌,却寂寂无名,原因是越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没有深度挖掘和创意。

  据了解,今年绍兴的越歌、徐文长故事、绍兴目连戏、调吊等18个项目又列入浙江省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专家们认为,兴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度开掘和创意,让这些“国宝”展示出来,那么,绍兴这个城市的古韵将更浓。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