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深入民心 绍兴有关专家建议:尽早成立相关保护机构 周能兵 |
不久前的公祭大禹陵典礼,成为绍兴非物质文化展示的特殊盛筵。绍兴市有关专家提出,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应尽早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向世人展示。 遗憾 没有专门机构 绍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绍兴城市悠久历史的一个象征。去年,在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绍兴的梁祝传说、西施传说、嵊州吹打、新昌调腔、越剧、绍兴平湖调、绍兴莲花落、嵊州竹编、绍兴黄酒酿制技艺、大禹祭典十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是除北京以外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入选数目居全国地级市第一。而全市共普查出民族民间艺术资源57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3358项。如此之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是巨大的宝库。但遗憾的是,直到今天,绍兴却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梳理、“打扮”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策 加强深度创意 绍兴市政协委员陈建明告诉记者,杭州、宁波都已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而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短缺,没有专职人员。 绍兴市群艺馆副馆长俞斌认为,成立一个保护中心,已显得十分必要。绍兴的许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进行深度创意和展示,让市民享受。如苏州的吴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保护、整理的基础上,进行创意、表演,其影响已波及全国。而已被省文化部门列入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越歌,却寂寂无名,原因是越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没有深度挖掘和创意。 据了解,今年绍兴的越歌、徐文长故事、绍兴目连戏、调吊等18个项目又列入浙江省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专家们认为,兴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度开掘和创意,让这些“国宝”展示出来,那么,绍兴这个城市的古韵将更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