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上海边界行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建军80周年特刊
 第A18版:八一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深度报道
 第A28版:股市分析
 第A29版:投资理财
 第A30版:公众服务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周刊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广 告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7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在平壤考入军医大学

徐连宗 印在野


  吴振明的童年在上海徐家汇慈佑路(今紫阳路)度过,当时这一带属日本人控制区。1945年初,他就跟着舅舅从上海通过日伪重重封锁线到达宜兴新四军控制区,找到他父亲的朋友张庆家,他在上海就是地下党员,现在是当地的区长,由他介绍到了苏南军区。6月正式到新四军一师16旅参军,分配到旅卫生部医院当卫生员,住在一个叫“大王庙”的庙里。当时从前线打日寇下来的伤员很多,医疗条件十分困难。没有换药碗及换药钳子,就用山里的竹竿做,竹片做钳子,没有热水袋就用砖头烧红后放在冷水中一泡用纸包起来代用。作为新兵,吴振明那时的任务就是烧砖头,每天两只眼睛被熏得红红的。后来,他随部队参加了多次大大小小的战斗。

  在莱芜战役中,他和几名战友埋伏在青石桥至太平镇一带的一条山涧的公路旁,等待伏击敌人。经过几天激战,国民党部队兵败如山倒,乱成一团。一股敌人进入我军的伏击圈,大家一齐开火,打得敌人魂不附体,鬼哭狼嚎,四处逃命,吴振明和战友们拿着扁担冲下山坡,也抓了几个俘虏,此时的敌人如丧家之犬,乖乖投降。

  1952年12月,吴振明随炮三师经鸭绿江进入了朝鲜,与正在朝鲜作战的炮七师换防。当时天气已冷了,原鸭绿江上的铁桥已被美机轰炸断裂,现又建了一座新桥,桥周围有很多防空部队保护。志愿军的炮兵分批进入朝鲜后,第一天在行军路上就遭到敌机轰炸,那个时候,每天都会有通报,伤亡多少人。据通报:这一天伤亡达十多人。他们到达驻地平康郡谷天里。第二天一早,敌机一下就来了十多架对志愿军进行了一整天的轮番轰炸,爆炸声、扫射声响彻山谷,好在他们都住在炮七师早已挖好的坑道、工事及山洞里,所以伤亡并不大。战士们说,今天他们给我们一个“下马威”,明天在战场上我们会给他一个“见面礼”。说到真做到,后来炮三师在各个战场上给了美军毁灭性打击。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部队开始休整及帮助当地群众盖房子,而当地群众忙着帮志愿军扛木头、送水,到处可见患难与共的军民鱼水情。朝鲜人民非常好客,时而也一定要留志愿军吃点饭菜,这给吴振明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954年5月一天,吴振明正在屋顶上帮助上梁,卫生队一位通信员跑来叫他:“有通知叫你去考军医大学。”这可是他多年的梦想,他一下从房顶顺着一根柱子滑到地面,跟通信员一口气跑到卫生队,接过师干部处通知。第二天就坐上“志愿军交通车”到了平壤,当时平壤是一片废墟,到处是断墙残壁,在总部卫生部同志的带领下,到了一处临时搭建的房子,第二天就进行了考试。内容是初中的数学、语文。由于他在停战后几个月,除了帮群众建房子,就跟卫生队文书学文化,现在还用上了。他感到考试题目不太难。一个月后,他就被通知录取回国,到天津军医大学预科学校去学习了。

  明起刊登一组关于徐家汇藏书楼的文章。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