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上海边界行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建军80周年特刊
 第A18版:八一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深度报道
 第A28版:股市分析
 第A29版:投资理财
 第A30版:公众服务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周刊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广 告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7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鸫鸟兮,归去来

吴莉莉


  午休时,陈仁生老师说,给你讲件事。

  “我家北窗外有棵大塔松,高过6层楼。去年一对乌鸫鸟在树上筑窝,今年1月起,小鸟夫妇开始生儿育女,到初夏,它们先后孵了四窝蛋,每窝三四只。冬天塔松枝桠稀疏,小鸟的起居看得清清楚楚,没有家庭隐私:雌、雄鸟轮流孵蛋啦、破壳的鸟宝宝嗷嗷待哺啦、羽毛始丰的小鸟被父母啄出巢独自谋生啦……

  大年夜那天小区里放鞭炮,声光齐起,惊坏了正在孵第二窝的乌鸫。雌鸟惊恐地蹲在巢中护卵,雄鸟厉声尖叫,拍打双翅绕着窝盘旋,它们不离不弃;鸟妈母爱之情何其深、鸟爸护巢之情何其切?我太太担心极了,连‘春晚’的节目也顾不得看,呆呆地伫立在窗口。后来轮番的几天雷轰电闪,乌鸫虽无大恙,但是再没见这窝鸟宝宝钻出壳来。

  5月22日早上灾难又一次袭向鸟巢,这天乌鸫夫妇正孵它们的第四窝孩子。来了几个园林工人,架起竹梯爬上去就要锯树。妻在朝北的厨房烧泡饭,见状马上关掉煤气下楼,树下已围了些人。原来大树影响南楼照光,还妨碍衣物的晾晒,部分居民有意见,只好锯掉树冠了之。我妻不是多话的人,更不爱管闲事,这次她抢在工人动手前,急急地说:‘树上有个鸟巢,母鸟正在孵蛋!’师傅们犹豫了,一个穿睡衣裤的男人挤进来,狠狠白她一眼,冷冷地丢出话:‘帮帮忙哦,人要紧还是鸟要紧?’妻几乎在央求:‘师傅,过几天再锯吧,等小鸟生出来,好吗?要么请你们把鸟窝搬下来,让我来照管’。睡衣裤不耐烦了,他挥着手,粗声道:‘勿要睬伊,快点锯!’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悲剧终于发生了。” 

  我停下笔,难过地盯着陈老师,原在假寐的几位同仁也消了睡意,竖起耳朵听。

  “她当时就给我发短信,你看,我还没删呢”,陈老师从腰间摸出手机,找出那条短消息:“9时28分,大树被锯了,鸟儿被迫飞了,我争取不了”,他接着讲,“还有奇怪的事在后头呢。那天我下班回家,太太还在难过,不想烧夜饭,我便拉着她去餐馆吃饭,算是散心吧。经过塔松时,不约而同都抬起头:伞状的树形不见了,光秃秃、白茬茬的枝桠戳露着,真难看!我们没走几步,忽见东南方飞来只鸟,定睛看,正是乌鸫,接着,又来了一只。它们哀哀地号叫,肝肠寸断。时而绕树盘旋,时而冲向散落草丛中被毁的窠臼;它们在悼念自己未出世的宝宝啊,可怜的乌鸫夫妇!小区主干道上原聚着好多居民,大家议论着早上的事,此刻也看到了这凄楚的一幕,阿婆们连连道,造孽、造孽,鸟也是一条命哇。我们忘了吃饭,众人也不忍心走开。忽然一阵大风刮来,把对着大树的五楼一家几根竹竿掀翻了,花花绿绿的衣服飘落满地。阳台上现出一个半截身子的男人,手忙脚乱在抢收。太太推推我说:‘喏,就是伊,原来是穿睡衣裤的。’有位老伯也认出了,他重重地掷出两字:活该!围在人堆里听讲的孩子们竟拍起手来。你说,这不是报应吗?”陈老师的故事才讲完,大家纷纷插嘴,发表各自的最佳处理方案,共识是:住户的采光固然要紧,绿化和环保同样重要。这当然全是马后炮,不过,马后炮也好呀,环保意识日益深入人心了么!

  《辞海》注:“乌鸫体长约30厘米,身黑、嘴黄,鸣声嘹亮,春日尤善啭鸣。营巢于乔木上,以蝗、蚊、蝇等多种昆虫为食,有益农林。”我重新握起笔,速记下这件有大意义的小故事。

  乌鸫鸟兮,归去来兮。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