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上海边界行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建军80周年特刊
 第A18版:八一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深度报道
 第A28版:股市分析
 第A29版:投资理财
 第A30版:公众服务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周刊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广 告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8版: 阅读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7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什么做不好细节(二)

汪中求


  社会浮躁心态的影响

  当前人们不注重细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的浮躁心态。

  浮躁心态的一种表现,就是整个社会都急于求成。

  就一个急于求成,也存在三种情形:其一是幻想一日暴富,一夜成名;其二是动辄宏观战略,贪大求洋;其三是只顾眼前利益,忽略未来。

  一次,我半开玩笑地对一位记者朋友说,你们媒体也要对社会浮躁现象承担一定的责任。很多媒体在报道中,可能是出于“吸引眼球”的需要,讲得更多的是李宇春式的成名(虽然我不反对文化的多元化,但对此类成名之途表示谨慎的欣赏)。即使宣传李嘉诚式的富甲华人,也不突出其成长的艰难和成功的曲折,尤其不可取的是爆炒所谓的技巧、秘诀、绝招等,渲染快速致富的理念,而很少弘扬那种脚踏实地、把小事做细的精神和思想观念。其实,中国古人早就强调“欲速则不达”,而我们现在很多时候还在做一些拔苗助长的事情。

  大家可能注意到这样的一个现象,现在,国内假期逐渐加长,但很多人却不愿意驾车旅行,因为中国高速公路的收费太高了。为什么过路过桥费这么高?在西方国家,公路和桥梁的投资回收期限是30年到50年,而我国,很多路桥等基础设施的投资者都想在10年内把投资成本收回来,有的甚至恨不得七八年就收回来,完全不顾这种投资的公益性质,也与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

  一次,一个朋友驾车从北京开往郑州,来回的路桥费竟高达600多元,远远高于来回的火车票价(还不算油费)。

  2004年7月14日,山西省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了有“北方第一大案”之称的山西璞真集团特大非法集资诈骗案。涉案主要人员聂玉声在山西创建了一个庞大的“璞真事业机构”,在三年时间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达6.6亿元,集资诈骗4800多万元,受害群众达万余人。调查表明: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璞真事业机构”支付的高额回报率最高时曾达到175%。此后,逐渐降低为75%、50%和20%,平均支付利息均超出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与1993年震动全国的沈太福长城非法集资案相比,“璞真”允诺的年利率比沈太福的还高出七倍以上。

  渴望致富自不待言,但轻而易举地获利,获大利,获暴利,非傻即骗。如我写的《营销人的自我营销》一书所言,“天上很少掉馅饼,天上却常常掉陷阱”。人生避免上当的唯一策略就是不图较易可得之利。

  即使是企业管理,当产生投资达到10亿元以上的规模时,保持3%左右的投资回报率就不错了,5%的回报率已是极为难得的。如果高于这个比率,我们就应该引起警觉。过高的回报率反倒是很危险的,因为这很容易导致大量资金短期迅速涌入这个企业,造成企业不正常膨胀。如果资金短期迅速集中到一个行业,很可能造成行业崩溃。

  美国有家保险公司,有一年因为风调雨顺,事故发生量大大减少,而使收益率高达75%。公司董事会认为这一数字远远高于预期的回报率,所以决定只留下5%的利润率,其余部分全部返还给客户。

  这是为什么?难道他们不想赚钱吗?完全不是。他们这样做的目的,除了回报客户,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止其他投资者的涌入,因为高额的投资回报率会吸引社会投资大量地涌入这个市场,从而大大地损害这个行业。如果保持5%的投资回报率,那么,竞争者就不敢轻易进入该领域来参与竞争,从而保持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我们知道,中国家电行业的竞争是比较激烈的。现在卖一台21英寸的家用彩色电视机,厂家只能赚10元钱。格兰仕微波炉有的品种每台甚至只赚一元钱。如此低的利润率,一般的企业是不敢轻易涉足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靠规模,靠精细化管理来创造效益。

  在浮躁的背景下,人们都只注重短期效益,不愿意做长远打算。

  洋务运动的思想家冯桂芬谈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技术时曾提出:“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时过140多年,我们的技术发展状况却依然不容乐观。整个国家工业体系仍处在“粗放型”增长线上。就拿现在市场正热的中国汽车业来说,2004年日本自动车协会向通产省及几大主要汽车制造商提交了一份“非正式”的关于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和发展的报告。该报告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汽车工业整体水平“还很脆弱”。在2004年召开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研讨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王景川说:“我国多数行业和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基本上依赖国外,缺乏能够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的技术体系,特别是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就向我国产业界提出了“产业技术空心化”的警告。

  社会浮躁还容易使社会上跟风现象严重。

  2004年春季,因从进口的大豆中检查出了农药,为保护食品安全,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禁令,禁止进口巴西大豆,禁令涉及的商家达23家。6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解除了对23家国际大豆贸易商的进口禁令,中国和巴西乃至南美其他国家入夏以来一直紧绷的大豆贸易神经终于暂时松弛,但是进入7月以后,国内榨油行业却面临着大面积亏损的窘境。原因是,2003年榨一吨豆子能实现700元到800元的利润。在巨额利润驱使下,榨油行业疯狂扩张,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使得榨油行业的产能每年高达近6000万吨,而国内的实际需求只有2500万吨~3000万吨。这种盲目投资导致榨油业的生产能力过剩,进而导致行业性亏损,进口大豆又陷入销售难的困境。

  盲目跟风的情况,在我们的每个非垄断行业里几乎都会发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机制不健全以及基础性累积不够,使我们的市场竞争一直停留在产品的层面上。凡是市面上出现畅销的新产品,很多企业便会跟风、仿造。正如一位做保险业务的人士所说的,“研发出一款新产品,不到两个月,别的公司就蜂拥而上”。

  地方政府的浮躁也时而显现,各地开发区建设往往反应最为明显。

  由于一些地方违反城市总体规划,不顾本地实际情况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自1996年到2003年的7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已减少1亿亩,全国共有各类开发区6000多个,2004年经过建设部的清理、撤消,在国务院造册的开发区还剩3000多个,国家级的54个,而实际上中国“开发”不了那么多的“区”,很多的开发区是“开而不发”。用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的话说,中国现有的开发区占用的土地相当于祖祖辈辈建成的全部城镇用地面积的总和,而这些土地中有40%在撂荒。就算正儿八经地搞开发区,也得有调研、有策划、有计划、有步骤啊!而不是只要地价便宜、税收减免、劳动力价格低就可以招商引资的。

  为什么社会上会产生浮躁的风气呢?

  一方面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这种转型期表现为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的同步启动,即在实现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标志的现代化的同时,还要完成从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总体性社会向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多元化社会的转变。这是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这种转型将不可避免地给社会带来一种不安定感和浮躁感。

  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会相应出现浮躁现象。

  还有,变革时代机会多多,很多人在改革初期只要大胆地闯就比较容易获得成功,有些人甚至是糊里糊涂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一自信就以一推万,总以为成功很容易,总以为连续成功很有把握,当然就会越来越沉不住气。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