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上海边界行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建军80周年特刊
 第A18版:八一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深度报道
 第A28版:股市分析
 第A29版:投资理财
 第A30版:公众服务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周刊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广 告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7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乞讨、叫卖、乱发小广告让乘客不胜其烦——
轨交治安管理如何“上下”联动

龙钢 章文峰 袁玮


  市民彭明华昨天致电本报记者,述说他在地铁车厢里被乞讨者缠得无法脱身的烦恼。他说,像这样的尴尬事已经遇到过好几次,不知何时不再让乘客烦恼。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本市已经成立了轨道交通综合执法工作站来整治这些行为,不过从效果来看似乎不甚理想。有识之士提出,“地下”的工作站能否与“地上”的有关职能部门“上下”联动,有效杜绝这些现象。

  假“僧人”十分钟

  讨到100多元      

  记者昨天傍晚从黄陂路站坐上了轨道交通1号线从共富新村开往莘庄的地铁列车,刚踏进车厢便看见一个穿着僧衣、剃着光头的“僧人”正在车厢里向乘客乞讨,一些乘客见是“僧人”,都摸出钱给他。“僧人”一节车厢一节车厢地乞讨,记者跟随观察,不一会,“僧人”的袋里就装得满满的。就在记者跟随的短短十来分钟里,他就乞讨到了100多元。

  当“僧人”准备从梅陇路站下车时,记者上前询问道:“你是那个寺院的法师,怎么想到到轨交上来乞讨?”对方不发一言,快步走出了车站。旁边几位经常坐轨交的乘客指认说,这个“僧人”经常在地铁车厢里乞讨,出了车站便马上脱去僧衣。

  就在记者跟随“僧人”时,一个背着包的男子在拥挤的车厢里来回穿梭,叫卖各种报纸和盗版的上海地图。几位乘客告诉记者,车厢里似乎总是有人来回骚扰,让人不得安宁。他们看到有人来管,马上逃到地面上,一溜烟地跑了。

  综合执法工作站

  专门治顽症       

  地铁车厢里乱发广告卡、乞讨、卖地图报纸等现象由来已久,有关部门也多次开展了集中专项整治。今年,市综治办明确将轨道交通“四乱”整治工作列为年度平安建设实事项目,下决心一定要解决这个管理“顽症”。今年4月由公安、城管、文化、民政、交通、地铁执法等部门联合设立的轨道交通综合执法工作站也已开始运作。市民在乘坐轨道交通过程中,如果发现违章设摊、流动贩报、散发小广告和强行乞讨等问题,可以拨打地铁热线报警或者就近向运营车站或警务站工作人员和公安民警、车站保安队员反映线索。

  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市民并不知道可以采取以上的相应措施。随着年内6号线、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三条线通车运行,申城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将超过230公里,163个车站,2010年前还将以80公里的速度逐年递增。轨道治安综合治理如何配合轨道延伸而及时规划成为一个关注的话题,统一管理地铁车厢及地面的治安环境和乘车环境,真正为广大乘客营造一个安宁舒适的乘车环境将是当前有关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讯员 龙钢 章文峰

  本报记者 袁玮

  评论 070717105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