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上海边界行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建军80周年特刊
 第A18版:八一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深度报道
 第A28版:股市分析
 第A29版:投资理财
 第A30版:公众服务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周刊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广 告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7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厂家失踪 维修没了“三包”
市消保委:经销企业应承担相关责任
薛慧卿


    新买的电动自行车还在“三包”期内,厂家却已失踪。最近,浦东新区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接到多起消费者投诉,反映购买的“乘风”牌电动自行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与乘风电动车的一家特约维修部联系,却被告知,由于厂家已经关门,现在只能实行收费维修。

  家住浦东的陆先生于2005年7月购买了一辆乘风电动车,按规定,车架保修2年。可今年4月,车辆行驶过程中,车架突然断裂。陆先生连忙赶到该公司位于东陆路的特约维修部修理,却被告知,该厂已经关门,没有相关配件,要修理只能出钱维修。不得已,陆先生只能自掏腰包修好了车。

  不少消费者遭遇了与陆先生同样的烦恼。记者昨天试着拨打该公司留给消费者的电话,全部都是空号;联系特约维修部,维修部却直道苦衷。对方表示,厂家关门后就没有配件提供,维修部目前由私人承包,对“三包”期内的维修只收零件费、免收人工费和上门费。尽管如此,消费者应该享受的“三包”服务明显打了折扣。

  有关人士指出,随着电动自行车行业的不断洗牌,一些品牌正在消失,紧随其后的是特约维修网点相继撤销,让消费者十分烦恼。厂家关门了,“三包”怎么办?对此,市消保委法律与理论研究部副部长唐健盛认为,按照“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销售商必须承担起产品维修的责任。我国“三包”政策规定,销售者与生产者、销售者与供货者、销售者与修理者之间订立的合同,不得免除“三包”责任。生产厂家在停止生产某种产品后的5年内,依然要保证供应“三包”所规定的零配件。即使企业倒闭了,经销商也不能以厂家不能提供零部件或维修点不存在等为由推卸维修的责任,应寻找其他替代零部件或委托其他维修商进行修理。因此,消费者可以找经销商讨“说法”。

  此外,针对电动自行车市场不时出现的低价“跳水”现象,浦东新区消保委有关人士提醒消费者当心被“忽悠”。一些经营者表面上“赔本赚吆喝”,但“超低价”的背后可能就是个别企业告别市场的信号,因此,消费者不要看到诱人的“低价”就草率购买。

  本报记者  薛慧卿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