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上海边界行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建军80周年特刊
 第A18版:八一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深度报道
 第A28版:股市分析
 第A29版:投资理财
 第A30版:公众服务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周刊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广 告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7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京昆人才有长进 专家名家喜在心

王剑虹


  本报讯 (记者 王剑虹)一连三天,刚满“周岁”的上海青年京昆剧团分别在宛平剧院和逸夫舞台演出了一昆一京两出大戏和一台个人专场,展现了上海文教结合培养京昆艺术人才取得的喜人成果。昨天,作为青年京昆剧团成立一周年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京昆人才培养专家座谈会在沪举行,刘厚生、叶少兰、刘长瑜、蔡正仁、岳美缇等戏剧专家和京昆名家就京昆人才培养问题各抒己见,对上海采用文教结合模式培养京昆人才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不少细致入微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的部分专家一年前就曾观看过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成立的专场演出,亲眼目睹了青年京昆剧团的演员们一年来的进步,纷纷感叹这些年轻演员“确实长进了”。不少专家将青年京昆剧团文教结合的培养模式视为一种“创意”。青年京昆剧团不仅为尖子演员提供了“众星捧月式”的培养方式,一个尖子学员同时能受到多位优秀老师的指点,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准,同时也为这些年轻演员提供了“挑大梁”的机会。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