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水工与大学生儿子 魏 洁 |
楼下近邻老李是小区里的送水工,他的儿子去年考上了大学环保专业。这父与子演绎出的故事,对我们颇有启发。 老李的孩子上高中时还贪玩泡网吧,为此成绩跌入低谷。老李担心儿子这样下去将来能不能成为合格公民都成问题。二四年暑假,老李决定让孩子跟自己送水。起初,儿子跟在后面上一至三楼还行,从四楼开始就叫苦不迭。老李对儿子说:“才扛了几天你就喊累,我扛了十几年,向谁诉苦?从明儿起,你送低层,高层我送怎样?”孩子无话可说,父子口头协议达成。一周后儿子想打退堂鼓。其实,老李何尝不心疼,但还是鼓励孩子过好劳动关。半月后,不知为什么儿子像变了个人似的,主动提出帮父亲扛水到四至六楼。老李没答应,不过很感动,孩子能有为父亲减压的想法,说明他终于“长大”了。此后的两年,不分寒暑假孩子都主动抽出时间帮父亲送水,非但没影响学业,相反成绩提高很快。 老李让儿子假期里跟着自己送水,不仅帮孩子送走了惰性,而且让儿子读懂了生活。看似单调笨重的劳动,它使人感到劳累的同时,也体会到战胜困难后的愉悦。扛水如此,读书又何尝不是?更大的收获是,在扛水劳动过程中,老李的孩子想,如果能让千家万户拧开水龙头就可以喝上洁净的自来水,那该多好。于是,他立志搞环保,决定报考大学环保专业。看来,利用假期给孩子补上劳动一课,真是件好事呢。 不过,假期里到底给孩子补什么,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要针对孩子实际,缺什么补什么。即使补劳动课也要适度。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如今家长重“智”不重“体”的倾向比较明显,值得家长们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