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中华鲟昨在金山水域获救 长3.37米,今晨被运至嘉定中华鲟暂养基地 方毓强 王勤俭 朱全弟 江跃中 |
| ||
|
昨晚11时30分许,一条巨型中华鲟被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专家从金山海滨起吊出水面,并于今晨2时许运至嘉定中华鲟暂养基地。这条中华鲟是昨天下午3时许被渔民在金山水域误捕的。昨夜今晨,记者在现场目击了整个营救过程。 受伤中华鲟长3.37米 记者昨晚闻讯后赶到金山区金山嘴龙泉港海滨现场。这里是一个渔船码头,刚刚从市区赶到的“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七八位专家正在紧张地工作,其中2位男青年身穿橡皮套装在紧靠岸边的水中,测量渔网中的巨型中华鲟。他们告诉记者,这条中华鲟体长2.98米,包括尾部全长3.37米,体重约200多公斤,年龄20多岁。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处长刘健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这条中华鲟腮动每分钟41次至45次(正常应为每分钟10多次),这说明它已严重受伤。 网里竟有一条大鱼 记者在现场找到了渔民潘仁龙,他今年56岁,有十多年出海打渔经验。昨天一大早4时许,他与3名同伴一起驾驶载重15吨的木渔船到金山海域捕捞海蜇。下午3时许,在离岸约9海里的水域起网时,发现网里竟然有一条大鱼,一看原来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他连忙将大网放入海里。然后让渔船拖住装有中华鲟的大网,小心翼翼地驶回金山嘴龙泉港。 金山边防支队接报后迅速赶到,调来了大型吊车,并通知了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凌晨运至暂养基地 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最先赶到的专家先下水做初步营救。晚上10时30分,装有大型水生动物放流槽的卡车也赶到。专家先用大吊车将一个4米长的特制帆布担架放到水中,再将中华鲟轻轻地放入担架,同时将渔网剪掉。然后装有中华鲟的担架重新起吊,放入卡车上的放流槽内。看到中华鲟经过8个半小时的坚持,终于被专家安全地启运,在场数百人都欢呼起来。 今天凌晨2时许,中华鲟被运到嘉定区中华鲟临时暂养基地。有关救治方案将会进一步展开。 首次出现在杭州湾 记者联想到另外一条名叫“生生”的中华鲟。今年1月18日,渔民在崇明县横沙附近水域误捕了一条全长3.35米的巨型中华鲟,当时它已奄奄一息。后经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救治,于6月17日在长江口北港水道放流。 那么眼前这条中华鲟是不是就是1个月前被放流的“生生”呢?专家予以了否认。刘健告诉记者,在过去20年里,长江口一带从来没有出现过大型中华鲟,但今年以来却出现了4条,其中两死两伤(包括新发现的这条),而且这条中华鲟出现在杭州湾,也属首次,值得研究。 记者方毓强 王勤俭 朱全弟 江跃中 中华鲟种群数量减少 本报讯 (记者 朱全弟)今年以来,在长江口上海水域误捕到20尾中华鲟,其中有4尾3米以上的巨型中华鲟。按照往年收治经验,应该有600尾以上中华幼鲟,但现在连4尾巨型中华鲟在内,半年只收到20尾。大的接连死亡,小的却少得可怜,有关人士担心,这是中华鲟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前兆。 |相|关|链|接| 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是一种大型洄游性鱼类,平时栖息于北起朝鲜西海岸,南至我国东南沿海的沿海大陆架地带。每年夏秋时节,溯江而上至长江上游四川宜宾至金沙江段一带产卵,再和幼鲟顺江而下,到达东海、黄海的深水中成长,最长寿命可达40岁。 据悉,由于长江葛洲坝水电站的建设,中华鲟在长江失去了传统产卵繁殖的场所,估计不出50年,中华鲟将有灭绝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