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卢氏县委在土坯房办公,就赢取一片喝彩声?原因很简单,强烈地对比使然。对一些原本正常的政府行为,我们却不吝言辞地大加赞美,说明我们的评价机制出了问题 底线一旦降低,赞美等同嘲讽 王石川 |
据报道,河南省卢氏县委常委办公用房全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建起来的土坯房,屋顶的青瓦之间还长出了草。墙体尽管涂上了红色涂料,斑驳之处仍可见不断掉渣的层层土坯,土坯脱落处填上了红砖。 遍视周遭,一座座政府豪华办公楼拔地而起,竞相比高,互相赛奢,甚至一些地方热衷于兴建小“天安门”、“白宫”。在鳞次栉比、美轮美奂的政府豪华办公楼兴建热中,土坯房确实显得“卓尔不群”,有些寒酸,有些简陋,更有些刺眼。从这一角度来说,卢氏县委当然应该被礼赞,甚至应该被致以不菲的敬意。但是,一味地赞美,抑或致敬,而忽略事情的真相,或者说刻意回避国情,淡忘政府本质,是令人遗憾的。 不妨先来看看国外政府办公楼是何“尊容”。据2007年7月3日《国际先驱导报》报道,在美国的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大楼都远远算不上当地的“地标性建筑”,通常属于不仔细查找很难辨认的那种。比如,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虽已基本实现城市化,为华盛顿扮演着“卫星城”的角色,但县政府的办公地竟然是租用的几间房子。阿灵顿的邻近县市,如费尔法克斯,所在政府都是一些两三层的小楼,其模样类似于国内的一些“村公所”。如果不是楼上插着国旗和州旗,和普通民居没有太大区别。 诚然,公务员是为公众谋取福祉的,公众的纳税钱岂能乱花,政府办公大楼寒酸一些、简陋一些、粗鄙一些,本属题中应有之义。既然如此,为何卢氏县委在土坯房办公,就赢取一片喝彩声?原因很简单,强烈的对比使然——其他政府大楼的豪侈反衬出土坯房的“伟岸”。在这一现状下,卢氏县委在土坯房办公,自然给人颇多新鲜、惊喜和欣慰,大受褒奖,便是自然。 笔者认为,对一些原本正常的政府行为,我们却不吝言辞地大加赞美,说明我们的评价机制出了问题。须知,当底线一旦降低,赞美便等同于嘲讽;当底线一再降低,我们还有什么不能赞美?还有什么恶不能容忍? 羊城晚报 (王石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