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要 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特奥专版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 · 吃遍中国
 第B12版:好吃 · 美食地图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广 告
 第B17版: 广 告
 第B18版:广 告
 第B19版: 广 告
 第B20版:广告
    
2007年7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秋|评|球|
走吧,朱广沪

晏秋秋


    人生有些舞台,要么你自己走下去,要么被赶下去。

  所以,现在对朱广沪,应该说“别了”,而不是“再见”。任你千种委屈,万般无奈,但成王败寇,自古皆然。打平就能出线,输三个球还吃零蛋,你还要什么理由,你还有什么理由?

  必须跨过这道“坎”。但吉隆坡、新加坡,国足还是命断那座“坡”。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但历史不会简单重复。

  事到如今,再去评说昨役换人或变阵,再去分析“定位丢球”,已没有实际意义。空前孱弱的国足,无比弱势的主帅,还有背后不懂装懂的官僚,周边粉饰太平的“歪嘴”,中国足球用又一个深刻无比的“小组出局”,诠释从“技不如人”到“人不如人”的转变。

  事实证明,中国足球从上到下,缺乏男人。既缺乏当年范志毅、郝海东般特色鲜明的球员,也缺乏如年维泗般敢于承担责任的“硬肩膀”。太多人在赢球时争功,输球时委过,谁也没在乎,中国足球正一天天沦落。

  突然想起了米卢。想起了“快乐足球”,想起了“态度就是一切”。潇洒的米卢和落魄的国足,形成鲜明的对比。0比3这样一个夜晚,一个假设油然而生——如果中国足协能容忍米卢的那些“出格”,中国足球会不会这么输,会不会这么死,会不会这么窝囊?

  可惜,一切的假设都没用了。“听话”的朱广沪没有那份狡猾,绿茵场也不会理睬这份服从。

  今天凌晨,一名国脚打来电话,在那头泣不成声。男儿有泪不轻弹,但面对他的哭声,我也无言以对。最后20分钟的崩溃,像极了中国足球这些年来的历程。有惊喜,有成功,但更多的是失败,是无奈。最后只能挂上电话,叹一句“卿本佳人,奈何踢球”。

  只是不知道,这样一个夜晚,中国足球的管理者们,是否也有着同样的自责?

  朱广沪还是走吧。在国足,赢球时他是摆设,输球了,他就是挡风的墙,替罪的羊。走了朱广沪,谢亚龙能否站出来说上一句“向我开炮”?没了朱广沪,请“谢掌门”接招! 晏秋秋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