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足马力 唱好大戏 ——走访世界特奥会执委会的职能部门 祝天泽 俞剑 |
从“阳光三毛”成为上海家喻户晓的特奥吉祥物,到全球大使姚明为特奥鼓与呼;从荧屏上的赵曾曾、王守栋、吴方淼成为公益广告中的明星,到“走近特奥、支持特奥”图片巡展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从特奥会获赠捐款、保险的“捷报频传”,到“眼神”会标在埃及金字塔塔身亮起——无数的“眼神”逐步聚焦上海,全社会喜迎特奥会的氛围,正像上海甫一出梅的天气:飙升高温! 与上海体育馆毗邻的东亚体育大厦,是世界特殊奥运会执委会部分职能部门的所在地。随着盛会的临近,近30个委办局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正积极投身筹备工作。就像一位执委会的官员所说:倒计时只剩下70余天了,我们一定要开足马力,全力以赴,为唱好世界特奥会这台大戏而努力。 精心策划开闭幕式 入场仪式上,举牌引着各国特奥代表徐徐进场的中国女引领员,将是世界特奥会开幕式的一大亮点,来自上海各高校的160名女大学生引领员已选定。不久,大型活动部将对她们进行培训,内容包括仪表、举旗、走步、礼仪交往等。着装将体现中国风格,显示青春活力。而这只是大型活动准备中的一段插曲,执委会大型活动部目前正全力推进开幕式、闭幕式和火炬跑三大主要活动。 10月2日晚,以“和谐,人类的共同梦想”为主题的本届特奥会开幕式将于上海体育场举行。开幕式将在生动演绎勇气、分享、技能、欢乐的特奥精神的同时,着力表达“和谐”这一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在整体布局和节目编排上注重以智障人士为主,着力让智障人共享欢乐,展示中国政府关爱智障人群、重视人权保障的良好形象。 闭幕式拟定于10月11日晚,在有70年历史的上海江湾体育场举行。闭幕式在演出安排上将更突出特奥运动员与全场观众的互动,而当晚的焰火表演也将规模空前。 采自奥林匹克运动发源地希腊的特奥会圣火“希望之火”经希腊、埃及、英国,已顺利完成国际段第一阶段的传递。第二阶段的火炬跑将于7月23日开始。本届特殊奥运会的执法人员火炬跑活动参与国家之多、行进路线之长,开创了特殊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的新纪录。整个火炬传递过程覆盖五大洲、8个国家、21个城市,参与人数达数十万人。 特殊盛会周密布置 2007年世界特奥会共设立25个比赛项目,包括21个正式项目、4个表演项目。由于特殊奥运会的特殊赛制,比赛重在参与,初步预设金银铜牌15000枚,参赛运动员人均2枚奖牌。 而比赛所需最大的“粮草”——场馆改造、环境整治和无障碍设施改造都在按计划落实。目前30个比赛场馆的改建修缮已基本完工,正进行分批验收,有的场馆已开始运转,先期抵达的特奥运动员正在进行“热身赛”,各类专门比赛器材配备已在抓紧检查落实。运动会所需的无障碍车辆也已进入政府采购程序,届时将有50辆无障碍设施面包车及90辆出租车、40辆公交车经过无障碍设施改装投入使用。 各国特奥代表团的“医”食住行是接待任务的重中之重。日前,市文明办和市交通局联合在上海长途汽车客运南站启动“爱心传递迎特奥——城市交通行业温馨通道专项活动”。这就标志着在特奥会期间,除投入2200多辆残疾人专用车和各类接送车为与会者服务外,特奥运动员可免费乘坐磁浮列车及轨道交通,确保出行便利畅通。而在大赛前,机场、火车站都将建立爱心通道、温馨通道。各区县在饮食和住宿上安排考虑周密,有些为尊重参会人员的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还将专设清真席、念经堂。赛会的医疗服务,建立市级、区级和现场医疗点三级医疗保障,指定华山医院和第六人民医院为市级定点医院,19个区县共34家具备优秀技术条件的医院为区级定点医院,并开辟运动员就诊“绿色通道”。 细致培训架起桥梁 语言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架起志愿者与参赛者沟通的桥梁。整个特殊奥运会需要配置3万多名志愿者,广大市民热情投入奉献爱心,全市有53000多名志愿者报名。目前,大规模的志愿者招募、调配工作已基本结束,培训工作全面启动。3万多名志愿者(包括1530名小语种志愿者)正在市、区两级培训网络中,结合志愿者部下发的教材,接受分期分批接受培训。培训的内容有语言翻译、宗教民族、健康安全以及如何做好一对一服务工作等。静安区的一些大学生志愿者道出了志愿者们的心声:我们能参加这样的世界体育盛会感到无上荣光。我们一定要精心准备,以一流的服务来接待好特奥运动员。 为了让前来参加比赛的各国特奥运动员、教练员、官员以及运动员家属及时了解世界特奥会情况,近日,执委会家庭论坛部也派员与上海日报商谈出版英语版特奥会专刊事宜,预计在倒计时50天时与读者见面,并在赛会期间天天出版。 本报通讯员 祝天泽 本报记者 俞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