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涨声连连 鱼虾领衔餐桌 ——从百户“家庭菜谱”看今夏市民餐桌“别样荤腥” 范小锋 郭剑烽 |
“白灼基尾虾、丝瓜毛豆、白斩鸡、土豆番茄汤”,这是曹杨四村277号洪家昨天晚餐的菜谱。曹杨新村举办的“夏令食谱比拼”活动,让近百户参与家庭餐桌展示了“别样荤腥”:用猪肉做的菜明显减少,鱼虾为主料的菜占了七八成。洪家妈妈的话颇具代表性:“天热,猪肉又涨价,鱼虾反而便宜,吃多了也不会发胖,所以更受家人喜爱。” 猪肉摊前门可罗雀 每500克15~16元的里脊肉、每500克13元的蹄……逛逛曹杨地区三大农贸市场,“涨声响亮”的猪肉摊前门可罗雀。在铁路农贸市场,一位经营品牌猪肉的摊主向记者叹苦经:生意越来越差。有时,他为了多做几笔生意,紧盯着来往的买菜人,希望从中找到熟面孔,套套近乎,让他们“照顾”一下。“大哥,今天是黑毛猪,肉很香的!”“阿姨,雌排骨来了,买两块去吧。”走过路过的人,耳畔不时响起摊主殷勤的招呼声,然而脚步匆匆,“听招呼”的寥寥无几。 鱼虾档位生意红火 市场门口的活禽摊、东侧的鱼虾档则人来人往。每500克12元的基尾虾、7元一条的鲈鱼、每500克7.8元的鲜鱿鱼、每500克9元的大带鱼、每500克14元的大黄鱼不断被“马大嫂”相中。两家专营太湖河鲫鱼的摊位前,一条条500克以上的大鲫鱼开价13~15元,很吸引人,女摊主不住地介绍 “没有泥土气,清蒸特别好吃”、“这么大的河鲫鱼,葱烤烤一级了”,转眼已有四五条鱼开膛剖肚被人买走。据摊主估算,自从猪肉涨价后,鱼摊生意一上午由过去十五六笔增加到30多笔。 弃猪择鱼选择清淡 在曹杨新村的“夏令食谱”征集中,尽管也有“外婆红烧肉”等出现,但被“邻居评委”冷眼相待。“夏天小菜应以清淡为主,油腻腻的肉,看了也倒胃口。这种菜,我们是不推荐的。”据“评委”们统计,鱼虾鸡鸭为主菜的占82%,而冬瓜、毛豆、莲藕、青菜、杭白菜等几乎每餐必有。过去喜欢肉糜蒸蛋的唐家,昨天却拿出了蛤蜊炖蛋;钟情炸猪排的赵家,也以炸鸡翅来参评。 今夏市民餐桌“荤腥”食谱的悄然变化,主要与猪肉价格调整有关,再加上天气炎热,猪肉相对油腻,选择的人自然少。“猪肉淡出人们的生活,既是无奈的选择也是一桩好事。” 本 报 记 者 郭剑烽 特约通讯员 范小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