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电视常见术语解析(一) |
1.亮度 亮度是指画面的明亮程度,单位是堪德拉每平方米(cd/m2)或称nits(流明)。目前提高亮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提高液晶面板的光通过率;另一种就是增加背景灯光的亮度,即增加灯管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较亮的产品不见得就是较好的产品。电视画面过亮常常会令人感觉不适,一方面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同时也使纯黑与纯白的对比降低,影响色阶和灰阶的表现。其实亮度的均匀性也非常重要,但在液晶电视产品规格说明书里通常不做标注。亮度均匀与否,和背光源与反光镜的数量与配置方式息息相关,品质较佳的电视,画面亮度均匀,无明显的暗区。 2.对比度 对比度也就是从黑到白的渐变层次。比值越大,从黑到白的渐变层次就越多,从而色彩表现越丰富。品质优异的液晶电视面板和优秀的背光源亮度,两者合理配合就能获得色彩饱满明亮清晰的画面。目前大多数桌上型液晶电视的亮度介于150至300流明之间,再高的可达到500流明以上;而对比度多为200:1至500:1。 3.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屏幕上每行和每列有多少像素点。液晶显示器的分辨率与显像管不同,一般不能任意调整,它是制造商所设置和规定的。 传统显像管电视所支持的分辨率较有弹性,而液晶电视的像素间距已经固定,所以支持的显示模式不像显像管电视那么多。 液晶电视有着固定的分辨率,同时也是它的最佳分辨率。在该分辨率下,液晶电视才能显现最佳影像。高分辨率可以很容易兼容高清电视(HDTV)。对于任何不是液晶屏最佳分辨率的视频信号,液晶电视都需要将图像分辨率转换后才能再次显示。 液晶电视呈现分辨率较低的显示模式时,有两种方式进行显示。第一种为居中显示:例如在XGA 1024×768的屏幕上显示SVGA 800×600的画面时,只有屏幕居中的800×600个像素被呈现出来,其他没有被呈现出来的像素则维持黑暗。 目前该方法较少采用。另一种称为扩展显示:在显示低于最佳分辨率的画面时,各像素点通过差动算法扩充到相邻像素点显示,从而使整个画面被充满。但这样也会使得画面失去原来的清晰度和真实的色彩。 目前液晶电视的分辨率主要有1366×768和1920×1080两种,随着新品的不断涌现,分辨率也在不断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