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上海边界行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法治视窗
 第A20版:读者之声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 ·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 ·广告
 第A28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29版:新民环球 · 博览
 第A30版:新民环球 · 广告
 第A31版:新民环球 ·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 · 社会/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现代家居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 · 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 · 数码
 第B24版:e生活 · 掌上天地
    
2007年7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乘凉情结

杨云棠


  ◆ 杨云棠

  仲夏之夜,乘凉已成为昔日人们共同追求的生活方式。过去住在东昌路码头口的时候,夏日的傍晚,我们与邻居一样,手执蒲扇,提着小凳,携着儿子,到黄浦江边去乘凉。这时,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一群大男孩纷纷从港务局码头上跃入黄浦江游泳。以这种形式乘凉的多半是大胆会游泳的男孩。还有个别胆子更大的会一手搭着市轮渡船舷,随船前进,游到江心再返回。还有一边捕鱼,一边乘凉的。若见到河鳗在渔网里跃腾的话,那么我们比捕鱼者还要兴奋。

  每当夜幕低垂下来的时候,游泳的回家了,捕鱼的收网了,我们依然枯坐着,让习习的江风吹拂着躁热的身心,望着夕阳西沉、月亮慢升,天空渐渐布满繁星。已值夜阑人静时分,我们才归家。

  20年前,几经搬家越来越远离了黄浦江畔,且时代已进入了室内孵空调替代了室外的乘凉。室外乘凉的生活方式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

  最近几年,又传出多孵空调对人体不利,于是,大家都想到了回归大自然。这又使我们恋起了昔日的室外乘凉。一日傍晚,我对妻子说,小区前面有一条大河,河面上架有大桥,桥上有桥灯。此景,仿佛是苏联电影《白夜》中的一景,我们何不去一瞧。

  这条大河像恋人在窃窃私语,是那么多情而欢快。河边还有人在捕鱼,这使我们很兴奋,我将捕鱼者养鱼的网袋从河中提起,网里有五条小河鲫鱼、一条小黑鱼。我问捕鱼者,捕了多少时间了?回答7个小时了。我感叹捕鱼之艰难。此时,一位青年也来提养鱼的网袋,他疑惑地问捕鱼者,中午我来看时,网袋里还有一条小鲶鱼,现在怎么不见啦!我俩再次凑上去看,网袋里不仅没有鲶鱼,连刚才的小黑鱼也不见了。捕鱼者以为我们跟他开玩笑,自信地说,这个网袋新买的,很牢,鱼是无法漏出去的,待他亲眼看到两条鱼儿没了时,也傻了眼。小鲶鱼与小黑鱼从网眼里逃生,我既为捕鱼者惋惜,又为这两条鱼儿逃生庆幸。

  我俩继续沿着河边走去,在远离捕鱼者的地方,这里近岸处的河床较高。河床上有许多大石块,大鹅卵石,在鹅卵石上,清清的河水里有一条约两斤重的大黑鱼在悠然自得地游动着。它离我们那么的近,我俩是第一次看到大黑鱼在大河里游动,都很开心。妻子说,快去告诉捕鱼者,只要伸手用网兜一捞,就可捉到。此时,我似乎陡然有了恻隐之心,说:放它一条生路吧!人家还把买来的黑鱼放生呢。

  这时,河面上吹来一阵轻风,身子变得凉爽起来。我忽的想起了一句俗语:心静自然凉,也想仿造一句:心慈自然也会凉。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