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上海边界行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法治视窗
 第A20版:读者之声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 ·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 ·广告
 第A28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29版:新民环球 · 博览
 第A30版:新民环球 · 广告
 第A31版:新民环球 ·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 · 社会/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现代家居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 · 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 · 数码
 第B24版:e生活 · 掌上天地
    
2007年7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甬菜一绝臭冬瓜

刘其舜


  前不久和几个朋友从溪口拐道宁波,朋友知道我是个老宁波,于是让我介绍几只宁波菜。我对他们说,宁波的龙头烤,太咸,现在吃的方面,也讲究绿色时尚了,反正菜是越淡越好,这个龙头烤就算了;宁波的咸蟹,我们宁波人叫它“呛蟹”,虽说味道鲜美,但我们中的一个朋友肠胃不好,也就免了吧;而宁波臭冬瓜倒是甬菜一绝,不妨尝试一下。

  宁波人在吃的方面,不像无锡、苏州一带人偏甜,宁波人偏咸,于是宁波人自己也称自己是“咸骆驼”。于是甬菜对现在讲究清淡口味的,就不太合适了。当然甬菜现在也在跟着时尚的潮流在改进,也出现了不少味道鲜美、爽口的美味佳肴。而宁波的“臭冬瓜”却是宁波传统菜肴中的佳品,可谓甬菜中的一个特色。

  臭冬瓜端上桌以后,一看,一只盆子盛放着2寸长、1 寸见方的6块臭冬瓜,然而价格却不菲啊,不过,这也难怪,过去冬瓜和西瓜比起来,西瓜的价格比冬瓜贵得多。因为那时西瓜是消暑的水果类,而冬瓜却是属于平时我们借以度日的蔬菜类,两者档次不一样。而现在冬瓜反比西瓜贵得多了。

  臭冬瓜颜色看上去非常舒服,一片嫩白色,漂着几丝油花。在大热天里看起来也有凉快感。几位朋友忍不住,连一般的礼节“请用”也不说了,都捷足先登地尝了起来。

  山东的老张,伸出了大拇指:“不错,和你们江南的‘臭豆腐’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位四川的老钱说起了四川话:“要得,要得!”

  臭冬瓜首先要像“臭豆腐”一样,有股“臭”味,然而这个“臭”往往和不卫生联系起来,于是人们望“臭”而去,所以这个“臭”要做得卫生。我母亲是个老宁波,对臭冬瓜做法是“世袭”的,我看她做过。她用洗净的米苋老梗子经过用盐腌过后,再浸泡在盐水里两天,在腌盆上盖上一块纱布,防止灰尘落入,一发现白沫,就及时把它除去,最后捞起米苋梗,余下的就是“臭卤”。两天后,它就开始发酵有点“臭”味了,但是这种“臭”闻起来挺舒服的。接着,把洗净的冬瓜煮到快熟时,母亲曾关照说,不能太熟,否则就会糊了。把七分熟的冬瓜也用盐腌一天,盖上纱布防止灰尘进去。再把盐腌过的冬瓜放进“臭卤”浸泡一天后,就可以吃了。

  那天在饭店里吃的臭冬瓜对于一些过去没有品尝过的朋友来说,他们觉得尝到了美味。对我这个老宁波来说,味道实在一般。这也许是适应现在吃淡的时尚,其实淡了没味;还有臭冬瓜做得还不够“臭”,“臭卤”浸泡时间不够长,没有到位;适当的点缀还不到位。听我这么一讲,几个朋友吵着要回上海来我家吃我做的臭冬瓜。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