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上海边界行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法治视窗
 第A20版:读者之声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 ·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 ·广告
 第A28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29版:新民环球 · 博览
 第A30版:新民环球 · 广告
 第A31版:新民环球 ·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 · 社会/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现代家居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 · 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 · 数码
 第B24版:e生活 · 掌上天地
    
2007年7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拒绝“一字师”

俞旻骁


  申城马路边新设立的公交站牌公益广告上有一个错别字——“时间成可贵,生命价更高”,这里面的“成”字应为“诚”。至于弄错的原因为何,本报记者做了连续报道,在此不表。

  有意思的是在报道刊登之后发生的故事。先是广告的设计者,一个大学生给我们打来电话,称他把“诚”写成“成”是有用意的,这里面有他的创意,本报的报道给他带来极大的被动。接着,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士也找上门来。对方一开始底气十足,称广告语借用了革命先烈夏明翰的名句,设计者自有他深刻的含义,记者没搞明白便随意批评,很有问题。我们记者先是一惊,继而莞尔——这位老兄显然把裴多菲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移植到了夏明翰头上去了。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当不知作何感想!待记者给这位先生一五一十把情况解释清楚后,对方哼了一声,居然冒出一句:“你们晚报也有很多错别字。”言下之意,不言而喻。记者只得苦笑,与他互勉:“好的,我们互相批评,共同提高。”可惜得很,直到现在,那个刺眼的错别字还在那里,记者的互勉只是一厢情愿。

  一个很明显的错别字,在记者、专家指出后,当事人居然还不服气,还打电话来“兴师问罪”,这实在让人哭笑不得。当然,要更换那么多刚装上去的广告,确实需要很多钱,如果当事部门能在事先仔细斟酌核对,就不会有今日的尴尬。但如果直到现在,一些人还拒不认错,那么我们优美的中文成语里,真枉有“一字之师”这四个字了。

  [本文上海电台今天下午4时30分《晚报大家听》(中波990、调频93.4)同步播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