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上海边界行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法治视窗
 第A20版:读者之声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 ·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 ·广告
 第A28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29版:新民环球 · 博览
 第A30版:新民环球 · 广告
 第A31版:新民环球 ·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 · 社会/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现代家居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 · 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 · 数码
 第B24版:e生活 · 掌上天地
    
2007年7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内环高架“敏感点”全装防噪屏
——市政局长黄融上午对话普通市民
晏秋秋


    “今年年内,内环高架‘敏感点’将全部装上防噪屏。”今天上午,上海市市政局局长黄融做客本报“夏令热线”,回应本报昨日反映的市民呼声。近日,市民对市政部门的投诉,集中在施工噪声、道路噪声、道路路面和辅助设施损坏三大方面,黄融对此详细解读。

  市民投诉热点1 

  市政道路和管线施工过程中,存在噪音扰民现象。一些工地彻夜不休,发出的噪声严重影响居民休息和生活。

  ■ 局长解读: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噪声扰民现象,由多种因素造成。“首先当然是工作量大,进度要求高,世博会后门关死,上海许多工程正在赶工、抢工。”

  “不过,噪声扰民也有市政部门的自身因素。”黄融说:“我们对施工噪声扰民的认识是不足的,防护措施也不到位。在工时、工序安排上,部分工地没做到‘以人为本’,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方法、施工设备上,也缺乏考虑。”

  针对夏令期间的“噪声扰民”现象,市政部门已采取多项整改措施。“我们已经对全市施工的‘敏感点’,进行了分析控制。要求施工单位整合施工内容,合理安排工时工序。同时尽量少开掘剖路,改进施工方法。此外,市政部门还要加强教育和监管,类似‘社区联络员’这样行之有效的措施,要坚持下去。”

  市民投诉热点2 

  居住在高架附近的居民,常被道路噪声困扰,其中一大原因是高架未安装防噪屏。一些市民投诉,市政部门早已到自家附近“踩点”,为何至今不安装防噪屏?

  ■ 局长解读:

  “上海的快速道路,仅占中心城区道路里程的6%,却承担中心区全部交通量的40%左右。目前,市政部门已完成对高架路附近‘敏感点’的摸底,今年年内,内环高架‘敏感点’将全部安装防噪屏,安装范围将逐步扩大到中环、外环。”

  对高架防噪屏的材料结构,市政部门将结合科研部门攻关。“现在的防噪屏是‘隔声’的,我们希望将其改造成‘吸声’的,这样的话效果就更好。”

  此外,市政部门也希望和相关部门联手,一方面改造高架防噪屏,另一方面有效改造附近居民窗户,双管齐下解决这一问题。

  市民投诉热点3 

  申城一些道路路面常见坑塘,扶手、栏杆等道路辅助设施有损坏,影响百姓出行。

  ■ 局长解读:

  针对路面坑塘等问题,市政部门采取了3方面措施,力求降低百姓投诉率。“一是对路面修补材料和技术加强质量监管。

  二是根据网格化要求,迅速、及时处理,尽可能做到‘当天发现,当天处理’。

  三是加强路政巡视,对一些专业网格员暂时无法到达的地方,如高速公路等,加强巡视,做到发现、修补及时。”

  首席记者 晏秋秋   评论 070720106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