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 雍和 |
|
首席记者 雍和 图/文 7月街头,类似情景,比比皆是,只要你留意。 7月初,他们从山村走出,到上海与父母团聚;8月底,又返乡归去,告别父母。他们是农村的留守儿童,父母在城里打工挣钱。过年时,爸妈是候鸟,回家;暑假时,孩子是候鸟,进城。这样的候鸟,越来越多。 暑假快乐,能和父母在一起,还不用上课;但暑假又寂寞,因为爸妈不能陪着游玩。来到陌生且庞大的都市,既没有熟悉的玩伴,也无亲切的田野,兜里更缺能跨过一道道门槛的“板板”。电影院放大片《变形金刚》,早场也要45元,没门;夏令营、兴趣班,哪敢奢望,做梦都不敢;登东方明珠,玩3个球,光门票一个人就得100元,那是爸妈十来天的吃饭钱。 他们无人照看,不是在路边、河边撒野,就是日夜陪着爸妈,在菜市场,在拆房工地,再就像照片中的哥俩,随父母脚力走街串巷。 按下快门,看到敞篷跑车从旁呼啸而过,我在想:在呼吁给自己孩子松绑,还他们一个轻松快乐暑假的时候,我们无比认真,带着思想和情感。而当眼前出现这些“留守儿童”时,我们是否常常视而不见,甚至无意识? 多一份关怀,甚至只是一个留意,我们应该做得到…… 评论 07072010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