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潮”一代习惯了高福利和“举债享受”,但子女的生活却远比想象中艰难,这真的是“一代人剥削另一代人”吗—— 英国中年一代:我们消费孩子埋单 高 路 |
|
二战后出生的“婴儿潮”一代正接近退休年龄。与习惯了高福利与享乐主义的“婴儿潮”一代相比,正在步入社会的“婴儿潮”子女们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这好比父母消费,儿女埋单。 那么,“婴儿潮”一代能否与儿女算清这笔账呢? 经济分析师、现年51岁的伊丽莎白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与同龄人一样,她的青年时期充满自由与快乐,但现在,她却不得不担忧儿女的未来。 孩子长大 世界变样 伊丽莎白的女儿、现年20岁的萨莉还是学生。萨莉说:“我们这代人面临着巨大压力,年轻时就要为未来的事业做好打算。我的许多同学攻读大学学历就是为了今后在城里找工作。” 萨莉的忧患意识对伊丽莎白来说异常陌生。像萨莉这么大时,伊丽莎白根本不用考虑未来。 与伊丽莎白类似,“婴儿潮”一代在子女长大成人时才发觉,世界已经大变样,现在的年轻人面临巨大压力:金钱不能带来安全感,养老保障不可靠,房价飞涨导致拥有房产遥不可及…… 伊丽莎白的儿子丹尼尔现年21岁,是名博士生。“和父母聊天时,他们会说起从前如何抗议战争,抗议政府,争取言论自由,”丹尼尔说,“而我的同龄人中没有人相信这些做法能改变世界。” 房价飞涨 望而却步 现年55岁的莫琳·埃利斯膝下有3个儿女。由于房价高昂,孩子们无力购置房产,依然和父母住在一起。莫琳说:“我在一家商业银行工作,所以能在(英国)温布尔登买一套两居室。我们是幸运的,尽管在孩子们小时候,我们经济很困难,但还是付了银行按揭。” 莫琳和丈夫约翰·埃利斯都认为,房子就是他们的养老金,房价不断上涨对他们来说是好消息,但对子女却不是。莫琳说:“这房子现在价值35万至40万英镑,如果孩子们要买这样的房子,年薪至少要8万至10万英镑。即使一套一居室他们也承受不起。” 对于埃利斯夫妇的儿女,现在考虑养老问题还为时过早,买房才是燃眉之急。现年25岁的帕特里克在父亲公司里上班。他说:“我根本没想过养老金问题,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住所。” 埃利斯夫妇最小的儿子、现年19岁的杰克认为,接受高等教育是今后买房的关键,“如果我上了大学,我将拥有一段非凡的人生体验,还有机会获得一份好工作,这样才能让我更快地攒够买房钱。” 父母享乐 儿女负债 “婴儿潮”一代一度认为,房产在需要时可以变现,成为一笔可观的养老金。但如果这样做,儿女们就不得不打消从父母那里继承房产的想法,以最快的速度攒钱,为自己的生计做打算。 现年20岁的马特·吉宾斯说:“我非常担心资金问题,等到大学毕业时,我的贷款额将达到1.5万英镑。”居住在伦敦的吉宾斯认为,尽管父母为自己的学业承担了一部分费用,但他们更关心如何享受余生。吉宾斯的父母在西班牙购买了一栋带游泳池的别墅养老,他们为此卖掉英国的四居室住房,租用了一套两居室。 “我并没有埋怨他们,现在所有人都这样做,”吉宾斯说,言语中透出些许无奈。由于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更多资助,他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力量,“我每天晚上在酒吧打工,节假日白天去公司上班。尽管收入还可以,但我还在为偿还大学贷款发愁。” 吉宾斯说,即使大学毕业后顺利就业,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拥有自己的房子,“我知道有些朋友的大学学费由家长支付。我有点嫉妒他们。但父母有自己的生活,有权利享受。只是套在脖子上的债务沉重得像个磨盘。” 与吉宾斯相比,同样20岁的萨拉·库克就幸运许多。为保证3个孩子专心学业,库克的父母承担了他们的大学学费以及住宿费用,这为他们减轻不少压力。 年轻一代 处境严峻 如今,逼近退休年龄的“婴儿潮”一代发现,子女的生活远比他们设想中艰难得多。首先,年轻人的薪水很难赶上飞涨的房价;其次,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也没有料想中强劲。英国全国经济与社会研究所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婴儿潮”一代带来的国家债务为GDP(国内生产总值)的130%,远远高于政府公布的40%。 与此同时,养老金体系正在瓦解。“婴儿潮”一代往往可以享有全额退休金,而往后退休人员工资不足在职时的一半。以英国40岁以下职工为例,他们的平均工资为每周447英镑,而以后的退休金预计只有每周223英镑。 在教育福利方面,现代的年轻人无福享受免费大学教育,取而代之的是高额学费,这让许多年轻人在步入社会前就负债累累。 年轻一代面临的另一方面压力来自照顾老人。为更好地享受生活,“婴儿潮”一代往往推迟生育或减少育儿数量,加之老年人寿命显著增长,如今年轻人人口数量明显少于父辈,社会老龄化趋势突显,一名子女照料多名老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伊丽莎白的博士生儿子丹尼尔说:“现在所有人都有学位,要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从而找到好工作,就必须继续深造,但这样的深造费时又费钱。讽刺的是,毕业后你竟然不得不为那些学历不如你的人打工,原因是他们大学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因而拥有更多工作经验。” 政府关注 两代矛盾 “婴儿潮”一代应该怎样判断自身未来的价值?他们是否已经准备好为下一代作出牺牲? 英国影子内阁中的教育和技能培训大臣戴维·威利特在一次讲话中说,英国政府必须更加关注年轻一代的需求。他说:“这需要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在制定政策时考虑未来。”威利特认为,在这一方面,政府应当承担责任:“政府和社会如同几代人之间的契约,政府的工作之一就是维护这项契约,以保证不会出现一代人剥削另一代人的现象。” 现实难题 无力解决 尽管中老年和青年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受关注,但如何说服“婴儿潮”一代为自己的儿女作出牺牲仍是个难题。英国哲学家加德纳说:“我并不喜欢‘牺牲’这种说法。如果我用信用卡过度消费而有人提醒我应该节制,这能叫作‘牺牲’吗?” 令人痛苦的现实状况是,“婴儿潮”一代发觉,他们被自己一手创造的世界所困扰,与此同时,自己这代人造成的破坏仍在延伸。“真是令人苦恼,”现年51岁的伊丽莎白说,“你希望能告诉孩子一切都会好起来,他们能解决一切困难,可你明知情况会变得非常非常艰难。” 伊丽莎白的女儿萨莉说:“我们生活在非常短视而自私的社会。我们应当在父辈失败的地方寻找通向成功的办法,但我们却变得愤世嫉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