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美丽足球
 第A10版:美丽足球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来信来论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万象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19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0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1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2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3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4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培训资讯
 第B27版:求职·留学沙龙
 第B28版:求职· 移民讲座
 第B29版:求职· 培训·移民
 第B30版:求职· 留学指南
 第B31版:求职· 留学扫瞄
 第B32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33版:求职
 第B34版:求职· 招聘·培训
 第B35版:求职· 招聘·自荐
 第B36版:求职· 教育培训
  
2007年7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编余杂话


  最近媒体关于高考作文的评分差异颇有议论。这种议论,虽然较多地涉及了阅卷者的眼光等问题,对同学们也是有警示意义的。

  我早就说过,高考作文是应试作文,不是纯粹的文学创作,它必须以明白晓畅为主要的叙述方式,当然也不排斥运用一些文学创作的手法,比如含蓄和隐喻的表达方法,但就是这些方法,也是以可以让人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能够会意、理解、顿悟为基本限度。我反对高考作文因玩弄一些技巧而产生让读者(阅卷者)费尽心思去琢磨、去猜测的现象。因为高考阅卷是讲效率的,高考作文更多的是展示技能而不是才华。这样,表达的明确性、条理性和思想性都要非常到位,有些文学创作常用的技巧,应当更多地为它们服务,而不是将它们弱化或者隐蔽起来,造成阅读和理解的不便。我们要知道,运用明白晓畅的叙述方式,同样能得高分,而非只有隐晦曲折才能显示才能。我以为我们的高考作文一定要避免自以为别人会看得懂而实际上看不懂的做法,否则往往会弄巧成拙,风险很大。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