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讲解,盲人也能“看”电影 本市特殊志愿者讲解团期待热心市民加盟 邵宁 |
盲人也能看电影?在人们平常的印象里,这是办不到的。然而,有人偏偏把不可能的事变为了可能。 昨天,在上海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记者和30多位盲人坐在大厅里,观看了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影片《图雅的婚事》。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图雅像往常一样,赶着骆驼去运水。她用一个扁扁的勺子把水舀到水罐里,盛水的容器都是扁扁的,便于挂在骆驼身上……”“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照在图雅褪了色的红头巾上……”影片开始了,画面上只有动作,没有声音,一个浑厚的男中音在场内响起,从角色、场景、情节发展,到人物的动作、表情,都娓娓道来,甚至角色穿着的服装、生活的环境和镜头中的大漠风光,都被仔细描绘出来。盲人观众被电影深深吸引住了,时而被喜剧性对白逗得哈哈大笑,时而为人物的不幸命运而悲伤。 影片结束,闵行区盲人协会主席张国林激动地说:“这部电影真好看。王老师的解说也把我们盲人从黑暗带进了五彩缤纷的电影世界!” 这位把盲人带到电影世界的人叫王世杰,是从上海科技馆退休的考古工程师。他义务为盲人讲解电影已经4个月了,他成了一双盲人“看电影”的眼睛。每解说一部电影,他都精心准备,要看上几十遍,写出解说稿,搜集影片的大量背景材料。记者看到,他为《图雅的婚事》写了厚厚几十页的解说稿,对每一个镜头都单列一段,如同一部分镜头剧本。他给盲人解说的《三峡好人》也深受欢迎。在他的带动下,华东师大几名大学生也加入这一工作中。 张国林说,他最后一次进电影院看电影是念小学的时候,后来他再也没“看”过电影。从前广播电台有“电影录音剪辑”节目,但十多年前就停办了。盲人中也有不少电影爱好者,他们有的是后天因病失明,很希望再能享受到电影的乐趣。 昨天,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市盲人协会联合成立了一个志愿者讲解团,专门“为盲人讲电影”,今后将在每个区县都配备一名讲解员,使越来越多的盲人能够欣赏到电影艺术。讲解团希望更多的市民踊跃报名加入,为盲人奉献一份爱心。 本报记者 邵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