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美丽足球
 第A10版:美丽足球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来信来论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万象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19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0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1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2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3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4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培训资讯
 第B27版:求职·留学沙龙
 第B28版:求职· 移民讲座
 第B29版:求职· 培训·移民
 第B30版:求职· 留学指南
 第B31版:求职· 留学扫瞄
 第B32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33版:求职
 第B34版:求职· 招聘·培训
 第B35版:求职· 招聘·自荐
 第B36版:求职· 教育培训
  
2007年7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居委会“介入”业委会就会侵害私权?

桂勇 马卫红


  ◆ 桂勇 马卫红

  居委会是否有必要“介入”业委会来“把关”,这是一个值得一议的问题。反对“介入”者多认为,居民委员会所具有的政治与行政色彩,会影响业委会的产生与运作,但这并不是一个充足的理由。

  居委会并不必然处处代表政府,也不必然会侵害私有财产所有者的利益。第一,从法律的角度,居委会是一个群众自治组织;第二,从实际运作看,尽管近年来居委会行政化得厉害,但研究表明,居委会成员的“理家思路”常与行动上级有别,对很多来自于“上面”的安排常有所变通。第三,居委会在基层治理中承担的功能,并不仅仅是由上到下的管理与控制,还同时包括由下到上的利益表达与横向的服务协调。可见,居民委员会与政府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不构成反对其“介入”的缘由。

  当然,我个人并不认为居委会要对业委会“把关”,造成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之间的冲突,演变为一种实际利益之争。但是,我们反对来自外界的行政干预与约束,并不是就要拒绝政治协商与行政协调手段。即使是在反对过多公共权力的美国,也不得不建立一个政府来解决一些问题。我个人非常怀疑在纯粹的私有产权体系与自由市场框架中,能解决社区内面临的全部难题。以“小区”形式出现的居住模式,在先天上就具有集体消费而非个人消费的性质,大量的财产权益也具有公共性而非私人性。这就在公共空间、公共事务乃至公共服务(例如对物业机构服务的购买与管理、监督)等方面产生了很多来源于小区内部的分歧、矛盾乃至冲突而其中部分分歧、矛盾、冲突,很难根据经济契约关系处理好,或者说处理的成本会高昂得让社会难以承受。在这种情况下,某种形式的“公共权力”有必要被引入进来,以更好地处理具有公共性质的事情。在意见分歧的业主们的协商、讨价还价与各方利益的协调中,可以通过某种形式形成公共意志,设定相应的公共目标,并最终促成小区的整体发展。

  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做出一些既超越政府权力、又超越纯粹的私人领域的制度创新。所有组织与个人都是追求自己利益的理性主体,居委会也一样。任何一种制度如果不考虑这一前提,都不可能真正在中国的土地上扎下根来。

  评论070722112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