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2009高考直击
 第A03版:2009高考直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19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0版:求职·招聘
 第B21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2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3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4版:求职· 招生·培训
 第B25版:求职·教育动态
 第B26版:求职·招生
 第B27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8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9版:求职·职场快线
 第B30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31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32版:求职·招生
 第B33版:求职
 第B34版:求职·留学移民
 第B35版:求职·留学·移民
 第B36版:求职·留学移民
第B10版: 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本版新闻列表
   2009年6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丝栏上十三行——紫砂笔插

张大根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的一天,我在华亭路旧货市场溜跶,见一个柜台前有一群人,正在围着柜台上的一件砂器争论着,很是热闹。我也挤进去看看他们争什么?原来柜台上放着一件砂器,窄长方形似笔筒样高,炒米黄色。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争论这件器物是干什么用的。有人说是花盆,可底部没洞;有人说是水仙盆,但又太窄太深;有人说是笔筒,但又是窄长方形的不像,反正没有一个肯定的结论。

  众人只是争论,无人上手要买。我就挤进去拿上手仔细看了,砂器(见下图)正面刻有一幅水仙图很是眼熟,一看落款原来是蒲作英所作,我心里激动了,一来我喜好紫砂器,二来我更喜好蒲作英的书画。我赶忙问摊主价钱,一听还可以即掏钱买下了。众人见我掏钱买了都问我买去干什么用,我笑笑说插筷子,说完我骑上车直奔恩师大壮先生家,因为大壮先生也极推崇蒲作英的书画。

  大壮先生仔细看了这件紫砂器皿,说上面水仙是蒲作英所画,“乌丝栏上十三行仿赵子固法”,款式极佳。刻工也是高手按画家笔法凑刀的,所以一点也不失真,不似一般庸工把画家的笔法刻的面目全非,款式下有小方印一枚,是阳文“韵石”二字。先生说是刻工的印信,在左下方押角处有方朱文圆印是“心舟”二字,这当是砂器的制作人。先生想了想又说,与蒲华同时代的有宁波人何心舟,是做紫砂器的高手。蒲作英诗书画俱佳,书法是二王一脉相传,行草更精,有其面目,乍看乱头粗服实是笔笔精到,一支长锋羊毫在其手中提按使转,挥洒自如,结体分行,平淡天真,没有一点枪棒气,更是难能可贵。蒲作英的诗作屡见于题画,信手拈来,援笔立就,是位才思敏捷的诗人,他的诗集(《芙蓉庵燹余草》)是友人在其死后清理遗物时,在一个陶瓮里发现一瓮乱团团的废纸,细读原来是其的诗稿而为其整理出版的。

  先生还说,蒲作英虽是以卖画为生,但他不媚权贵不慕荣华富贵,却仰慕乡里前贤梅花道人吴仲圭,无论是为人、作画,他都师法吴仲圭,走元人法度,就拿此砂器上画的水仙来讲,也是法元人赵子固的,题“乌丝栏上十三行”则是与元人书画同源暗合。至于此器作何用处,被你说着了,是江浙一带大户人家插筷子的,但你现在插笔也未尝不可。此器米黄色,与你所藏吴昌硕题的白龙山人画具的颜色盘也是米黄色很配,就当它笔插吧,这样海上三大家的作品为你所得,充作文房,是你的福气,你当惜福啊。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