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墨水瓶里跳出来 李定国 |
| ||
| ||
| ||
| ||
|
近日,代表当今中国动画最高水准的民族奇幻动画片《马兰花》已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完成,作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片,很快将与全国观众见面。这不由使人联想到,近一个世纪来,作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发源地,上海摄制了几百部寓教于乐、影响几代人成长的美术电影,其中有几十部影片在世界各电影节上屡屡获奖。与此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中国的美术电影大师。 壹 万氏兄弟斗室作画 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是中国动画电影的拓荒者。他们孩提时代就喜欢上了西洋镜,皮影戏和绘画艺术。 1919年,19岁的万籁鸣随父亲来到大上海谋生,以他出色的绘画才能,考入了当时商务印书馆的美术部。不久,他的孪生兄弟古蟾和另外两个弟弟也相继考入商务印书馆。他们一同搞创作,画插图。当时,他们借住在天通庵路上的一条旧式里弄中,白天工作,晚上有时结伴去看外国电影。其中就有美国迪斯尼的动画片《大力水手》等,那奇妙的画面,令万氏兄弟如痴如醉,他们也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制作动画。 说干就干,休息天,万氏兄弟到北京路上的专卖机械电器的商店里淘设备。他们觅到一部法国的木壳摄影机,因为电影摄影机在更新,这种机器已被淘汰,卖出来的价格很便宜,但机器性能还很好,只要稍作整装,完全可以拍摄动画片。于是,万氏兄弟把家里带来的旧被单包着新买的摄影机,小心翼翼地把它抱回家。又分头去买了洗印药粉,电影胶片和成捆的白报纸。然后有的粉刷墙壁,有的改装机器,有的安装画桌,忙得不亦乐乎。一间8平方米的亭子间成了万氏兄弟试制动画片的小实验场。每天晚上,这里都亮起电灯,四个兄弟在自制的画桌前坐成一排,专注地设计、绘画…… 万氏兄弟拍摄动画影片的消息,不胫而走。商务印书馆影戏部的负责人得知后,就请万氏兄弟代拍一个动画广告《舒振东华文打字机》。除了给一定的酬金外,拍摄的材料可以随便用,这对于万氏兄弟来说真是求之不得。 曾经在电影厂客串当过美工的大万和当过摄影师的四万与其他两位兄弟,经过无数次的独立探索,终于解密了现代动画电影技术的奥秘。于1922年,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动画广告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这是中国美术动画片的雏形。 之后,应长城影业公司之邀,万氏兄弟在那间斗室里,你一言我一语,编织了诙谐搞笑的动画片《大闹画室》和《纸人捣乱记》。《大闹画室》描述了一个穿民族服装的淘气小人,从画板上跳了出来,不断给画家捣乱。而《纸人捣乱记》则描写一个小纸人从墨水瓶里跳了出来,不断给画家添乱。画家无奈,到处捉他,最终在床底下把他捉住,又塞进墨水瓶里。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他在《纸人捣乱记》里,采用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拍摄方法,二万在片中客串了画家。 万氏兄弟在绘制手法上,很有新意,人物造型、动作等方面能体现我们的民族传统风格。这两部最早的动画片在中国动画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贰 接连创造多个“第一” 一炮打响后,万氏兄弟在中国的动画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第一。1935年,万氏兄弟又推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故事描写了一只喜欢自我表现好出风头而无真本事的骆驼,它在狮、虎、猴等百兽中表演跳舞,丑态百出,受到观众的轰赶,嘘声和酒瓶,果盘的攻击。其中动物的声音都是由万氏兄弟对着片中动物的口型配音的,影片放映后,反响很好。 不久,万氏兄弟又拍摄了《飞来祸》《龟兔赛跑》等几部劝人不要空想,要实干等寓教于乐的动画片,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抗战时期的上海孤岛,美国的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白雪公主》正在几家大的影院上映。万氏兄弟观后,也想拍摄一部中国民族风格的长剧。他们找了多家电影公司,终于找到一家愿意投资拍摄《大闹天宫》,万氏兄弟喜出望外,花了大量时间精力设计人物造型并培训了一支动画队伍,可惜影片最终因投资方经济原因夭折了。几经辗转,新华联合影业公司选定《西游记》中“三借芭蕉扇”片断为蓝本,定名《铁扇公主》请万氏兄弟担纲拍摄,但此时,四万因要照顾家眷而从此退出了动画制作。 在设计孙悟空的造型时,万氏兄弟参考了各种艺术形式,包括最早的剪纸、泥塑、美术雕塑、舞蹈及戏曲中的人物造型等,吸取众长。他们还查阅了历史书籍,研究各个时期的服饰,用具的式样、风格,尽量使观众感到非常的贴切。为了影片的拍摄成功,万氏兄弟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影片的拍摄历时一年半,老板看完样片后,甚感满意,但说《白雪公主》是彩色片,而我们是黑白的,和它没法比,能不能想法给影片搞点颜色。经过苦思冥想和多次反复试验,万氏兄弟用赛璐珞涂颜色的办法,把其放在放映机镜头前和片子同时放映,这样就给出了彩色的效果。 1941年秋,《铁扇公主》在大上海、沪光、新光三家大戏院同时上映,当涂着红、黄、蓝、绿、紫颜色赛璐珞片和动画片同时放映时,银幕上出现了美丽的云彩,真是五彩缤纷,光芒四射,观众看得也很激动。 《铁扇公主》是我国乃至亚洲第一部面世的动画长片,这部片长80分钟的长剧曾先后发行到东南亚、日本乃至欧美各国、好评如潮。日本的动画之父《铁臂阿童木》及多部动画片的编导手冢治虫就是看了《铁扇公主》一片后弃医从影的。多年后,手冢治虫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带着重病参加首届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专门拜见了万籁鸣,并一起作画留影,被传为佳话。 《铁扇公主》在上海各大影院连演连满,盛况空前。影片给制片商带来了巨额的利润,于是他们又请万氏兄弟的原班人马再摄制一部动画片《昆虫世界》。由于万氏兄弟们从小就喜欢昆虫,于是,日以继夜地设计昆虫的造型和背景。正当他们把设计出的人物动作交给原画工作者准备作画时,太平洋战争爆发,很多电影厂关门了,万氏兄弟也遭到了解雇,但他们拍摄此片的信念未改。几年后,香港九龙电影厂准备把《昆虫世界》拍成有声彩色动画片,请万氏孪生二兄弟赴港。但香港因没有廉价的动画制作队伍,拍摄的成本相对大陆要高昂许多,最终老板选择放弃,《昆虫世界》的拍摄再次搁浅。 旧中国动画电影的另一个领军人物是钱家骏,1940年,绘画出身的钱家骏带领20多个年轻美术爱好者,历时一年创作并绘制了一部抗战宣传画片《农家乐》,在当时的大后方起到了很积极的社会效应。解放后,他在北京电影学院任动画教师,培养了我国许多优秀的动画人才,还担任动画片《骄傲的将军》的美术设计。 叁 《大闹天宫》“闹”向国际 全国解放后,当年由万氏兄弟在一无设备、二无技术、三无资料的状况下开创发展起来的中国动画片,也在突飞猛进。万籁鸣、万古蟾也由香港回到上海,参加新中国动画电影的建设。其时他们的三弟万超尘已担任木偶片的导演。回国后的大万任动画导演,二万担任剪纸片导演。 1961年春,在美影厂的一次创作会议上,又重提当年万氏兄弟筹拍的《大闹天宫》,经过反复论证,决定由大万挂帅拍摄彩色有声长片,故事取自《西游记》中前七回,并请来北京漫画家张光宇、张正宇兄弟作人物造型和动作设计,万籁鸣认为,未来的影片中的孙悟空不是一般的猴子,而是人、神、猴三者合一的神猴。他既能如神仙一般的腾云驾雾,呼风唤雨,又能像猴子那样机智灵敏,活泼可爱,还能同人一样勇敢聪明,脚踏实地。为了更好地了解猴子的生活习性。万籁鸣在影片拍摄前夕,还专门从上海动物园借了一只猴子养在家中,仔细观察揣摩,从中受到不少启发,对影片的拍摄成功大有好处。万籁鸣除了在《大闹天宫》中担任总导演外,还和李克弱一同编剧。他们认为: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手掌那段,是反映了原作者思想的局限性。从孙悟空性格出发,应该改动,影片从打击不成,到招安的怀柔政策,最后孙悟空识破天庭的计谋,打倒凌霄宝殿,使象征最高权力的玉帝狼狈而逃,径直回到花果山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由于当时极好的创作环境、氛围和条件,影片拍摄很顺利。1962年,《大闹天宫》(上集)在国内外上演,好评如潮,此部影片代表了当时中国最高的动画水准,获第13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奖。1978年,《大闹天宫》(上、下集)在伦敦电影节上获最佳影片奖。 万氏兄弟以执导30多部动画长短片而饮誉中国影坛。当年的《铁扇公主》曾与美国迪斯尼的《白雪公主》并驾齐驱,而后的《大闹天宫》使万籁鸣的艺术生涯达到世界高峰。 肆 中国式动画迎来第二春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中国动画的主要拍摄基地就在上海美影厂。一大批动画艺术家凭着对动画事业的赤诚之心和出众才华,创作了无数传世的佳作。频频在国际电影节获奖。除了世界动画影坛共有的动画、木偶形式外,中国还独创了以中国画为基调的水墨片和以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为基础的中国剪纸片。门类齐全的中国动画学派已为世界所共认。 1958年,上海美影厂厂长特伟响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方针提出了中国动画片要走“民族风格之路”当年,万古蟾就将中国古老的皮影戏、传统的剪纸艺术、窗花与电影技术相结合,拍摄了世界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同年,王树枕根据一则民间故事,借鉴天津杨柳青年画中的形象,将漫画的讽刺幽默与动画电影有机结合,拍摄了凸现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纯闹剧片《过猴山》,此片充分区别了中国画与美国迪斯尼在幽默的处理和表现手段上的不同。 1960年,导演虞哲光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折纸动画片《聪明的鸭子》,创作的灵感来自儿童折纸游戏和手工劳动,它与剪纸片相比,更具有鲜明的立体感。翌年,中国画与动画相结合的水墨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这是中国动画的又一创举。影片准确地体现了齐白石绘画的笔墨风格,也是中国动画艺术创造性发展的一个范例。不久,又拍摄了根据国画大师李可染写意风景和人物作品的《牧笛》,影片将电影、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完美地糅合在一起,达到了诗情、画意、乐韵的整合。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美术电影迎来了第二春。《黑猫警长》《葫芦兄弟》《金猴降妖》《哪吒闹海》《阿凡提的故事》《宝莲灯》等长剧及《三个和尚》《新装的门铃》《猴子捞月》《九色鹿》都给人们,尤其是少年儿童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