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跌跌不休”投资者何去何从 袁歆 |
|
年初以来,受希腊债务危机冲击,欧元兑各主要货币汇率大幅下挫。其中,欧元兑美元汇率创下4年新低;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从接近1:10下跌至1:8.5下方。欧元破“10”以后,市场对欧元的信心跌至了谷底。 欧元根基未动摇 本次债务危机本身并不足以动摇欧元的根基。一方面,目前问题最为严重的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等国经济总量较小,GDP仅占欧元区的6.3%,而截至2009年末欧元区整体国家债务占GDP的比例仍在80%以下,相对较为安全,且尚有余力向成员国伸出援手;另一方面,欧盟经过艰苦的磋商最终达成了拨款7500亿欧元为希腊提供临时性融资的方案,表明了欧盟坚定支持欧元的态度。希腊、葡萄牙等问题国家,则纷纷出台财政紧缩计划,压缩政府开支,提高偿债能力并避免更多的债务。这些举措都将有助于提升问题国家的偿债能力,维护欧元的平稳。 步入漫漫下跌路 然而,欧元区仍将为此次债务危机付出巨大代价。与崩溃相比,更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欧元在短暂的反弹后,步入漫漫下跌路。 欧元区内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难以协调。本次欧元债务危机,表面上看是欧元区部分经济欠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缺乏节制,财政收入却不断恶化,导致偿债困难,引发国家信用危机,进而引发市场对欧元的信任危机。实际上,暴露的却是欧元区内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单一货币政策难以调和各方需求的深层次矛盾。债务危机也是区内欠发达国家仅靠财政手段一条腿走路的必然结果。目前欧盟与各问题国家采取的措施并不能解决这一矛盾,甚至有可能加大欧元区内周边国家与核心国家在经济实力上的差距。长此以往,最坏的结果可能是部分经济欠发达国家被迫退出欧元区。这将大大削弱欧元在全球贸易中的应用,以及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 经济增长令人忧 欧元区经济增长令人担忧。本次危机爆发后,问题国家如希腊、葡萄牙等,无一例外采取了财政紧缩、削减赤字的手段。这些政策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改善财政状况,但势必导致这些国家国民收入下降,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衰退。而核心国为维护欧元稳定而采取的救援措施,也将令本国付出债务负担加重的巨大代价。因此,欧元区经济成长在未来两三年都将落后于美国和新兴市场国家,欧元下跌顺理成章。欧元的下跌有利于欧元区出口和经济复苏,可能是目前区内各国所乐意见到的局面。 长期低利率和缺乏投资机会,将导致资金不断流出欧元区。欧洲央行可能不得不在更长时间内保持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欧元可能对内对外双贬值,并令其对全球资金的吸引力大幅下降。一旦美联储于年末或明年一季度开始升息,欧元兑美元的跌势将进一步扩大。 预期在两三年内,资金将逐步流出欧元区,欧元将保持震荡下行态势,最多可能在目前水平上再下跌10%-20%。建议持有欧元的投资者等待欧元短期反弹的机会,将其兑换成美元。袁歆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