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正在构筑新平衡市框架 瀚民 |
连续五周的单边跌势终于在5月下旬告一段落。进入6月以后,市场以缩量的小阴小阳线走势为主,市场观望气氛浓重,大家对未来行情的发展方向普遍感到迷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目前行情的性质应当做一番冷静的判断。 (1)单边跌势缘于对刺激经济政策“退出”的担忧。在连续数次提高准备金率抽紧银根之后,4月中旬国务院推出旨在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房地产新政,全面收紧房地产信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持续数个月在2900-3200点形成的多空平衡局面被彻底打破了。从4月15日开始,指数从3181点直落700点,一路探底到5月21日的2481点,日均跌幅高达27点。冷静分析目前市场的心态,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了4月中旬那一场暴跌走势,归根到底恐怕还是对刺激经济政策退出的担忧所造成的。大家普遍担心的是你退出了,而投资者继续在股票市场苦苦举着杠铃。 由于这次房地产新政空前猛烈,市场的这种担忧情绪终于爆发了。“退出”意味着什么?道理很简单,退出就意味着货币供应量的减少,钱少了,股价自然要掉下来。从这个角度去看4月中旬以后的那轮单边跌势,其实只是市场预期发生变化后而做出的自然反应。 (2)经济政策的基调是相机抉择。股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继续探底还是稳步回升?从根本上讲,还是由目前经济政策的基调决定的。坦率地说,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要继续保持2009年那样的“高调”是困难的,货币投放的增量很难继续保持过去那样的水平。但反过来看,刚踩好油门,能不能迅速踩刹车呢?问题也不是那么简单。欧洲债务危机重挫了欧洲经济,而人民币对欧元的升值会给已经困难重重的对外出口增加新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启动内需成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政策从扩张完全转向为紧缩是不现实的。正像总理在年初的两会上说的,2010年的经济形势异常复杂。在政策选择面前,管理层更多的是采取相机抉择的方式,进行更多的微调。如果是这样的话,经济政策必然会在扩张和紧缩之间寻找平衡,由此可以得出的推论就是:股市的平衡市本质不会改变,改变的只是平衡中轴的位置。 (3)市场有望在2600点构筑起新的平衡市框架。如果说2900-3200点的平衡反映了房地产新政推出之前的经济政策基调的话,经过700点的下挫之后,市场在2600点有望构筑新的平衡市框架。市场新的平衡既要反映经济政策基调的变化,也要反映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资金和人气状况。进入6月以后,市场的交投明显变淡了,大家普遍有一种进退两难的感觉。而进退两难恰恰是平衡市中轴位置附近可能出现的最重要的市场特征。成交量的低迷和市场热点的紊乱,以及投资手法以快进快出为主,这些都是平衡市市场的基本特征。 其实,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以后,在经济政策基调正在努力构造扩张与紧缩的均衡这一背景下,股票市场的波动更多的会以平衡市的面貌出现,持续的单边上扬或者持续的单边下跌,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不符合目前的市场背景的。 瀚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