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溪路公交枢纽站秩序混乱,部分乘客—— 不走地下通道偏闯地面禁行区 薛亚林 刘天林 李德复 |
| ||
|
晚报编辑: 我经常到漕溪路公交枢纽站乘车,看到这个站内秩序很乱,人车混行,十分危险。还望有关部门加以整治。 读者 陈女士 【调查附记】 枢纽站内人车混行 近日,记者来到现场。漕溪路公交枢纽站大门口有一根起降式横栏,在公交车出入时开启。横栏的另一功能也是阻止乘客入站,在横栏边立有一块醒目的禁行标识牌:“乘车请入地下通道”。标识牌旁边还有一块“乘车指南”牌,标明地道出口的各条乘车路线。虽然有禁行标识,记者却看到一批又一批的乘客闯进枢纽站。站内多辆公交车进进出出,拐弯,掉头,乘客在车流中穿行,十分危险。在吹哨子也拦不住的情况下,保安人员只得大声劝导乘客行走时注意安全。不仅如此,记者还看到一些骑自行车、开助动车的也抄近路从站内一溜烟通过,真让人为他们捏一把汗。 全封闭站如同虚设 枢纽站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漕溪路公交枢纽站建于上世纪90年代,现有42路、49路、万周线、松沪线等16条公交车停靠。枢纽站属全封闭式,只准进车,不准进人。为保证车辆安全运营和乘客安全乘车,特在站外围墙边的中山南二路和漕溪北路处各设有一个地道入口。乘客通过地道内的8个出口即可到达各条线路的上车处。然而从2002年起,就不断有乘客违规进入站内,如今越演越烈,已经发生过多起保安在劝阻违规进站时被乘客打的事例,也发生过数起乘客脚被车轮碾压的事故。现在枢纽站乘客流量每天为20多万人,乘客不走地道、违规入站是最大的事故隐患。 地下通道无人行走 为什么乘客不走地道呢?是不是走地道不方便呢?记者从漕溪路地道入口处往下走了十几级楼梯,就进入了地道。地道长二三百米,却显得冷冷清清,只有一名清洁工在里面工作。地道内的8个出口均有灯箱标明各条公交车线路。记者选其中一个出口上去后,便来到这条线路的公交车上车处。显然,走地下通道乘车十分方便。可见,乘客的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枢纽站的管理有待加强。 【记者手记】 有关人士建议:漕溪路公交枢纽站地道如能与中山南二路北面的轨交1号线、轨交4号线地道打通,大量乘客便可直接从地道内换乘枢纽站的所有公交车,既可减轻地面交通压力,也可引导乘客从地道进入枢纽站。 本报记者 薛亚林 通讯员 刘天林 李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