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世博进行时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求职/招生·留学
   2010年10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摘自网评


  ■ 震撼人心的八个夜晚,我感受到上海世博会带来的好处。

  ■ 我也惊讶上海乐迷能撑起两套八场的演出,谢幕时台上艺术家也朝台下观众鼓掌,令人动容。  

  ■ 观众席中白发欧美老人数量是我在上海听音乐会最多的一回,很像DVD里欧洲音乐节的景象。  

  ■ 逃课去上海看《指环》。四天最便宜的票,加上酒店、路费,算下来也要上千元了。瓦格纳,古典时代最后的疯狂,此后难再有如此奢华的制作。 

  ■ 邻座女孩打印了很多资料,看来做了功课。 

  ■ 齐格弗里德是不那么理想,但是也不至于到被“嘘”的地步,体态也难看了一点。布伦希尔德虽然也很胖,但是比较协调。

  ■ 哇,上海的兄弟有耳福和眼福啊。 

  ■ 米梅和齐格弗里德的节奏都不是很稳定,特别齐格弗里德有抢拍现象,使指挥得跟着他调动乐队。

  ■ 《女武神》结尾的那段小提琴是瓦格纳不多的煽情片断,瓦格纳丝毫不缺乏煽情的功力,如果靠煽情吃饭,可以拳打老柴、脚踢普契尼。

  ■ 演沃坦的美国男低音第一场不尽如人意,他强调了歌唱技巧的表现和摆弄,却忽视了沃坦这个人物的塑造。

  ■ 唱布伦希尔德的福斯特我很喜欢,尤其在《众神的黄昏》最后一幕的表现更为出色,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瓦格纳女高音高手。应该算进入世界一流的大块女高音行列了,我敢肯定,她在上海演完后会迅速走红。

  ■ 指挥的节奏过快。有几处快得让人来不及陶醉,比如沃坦唱完后有一段间奏,那段小提琴本来极其华丽,绕着弯子转。因为速度太快,就感觉来不及陶醉。整个《指环》里有很多煽情的段子,都有这个问题。

  ■ 看完后的第一想法就是——瓦格纳实在太伟大了。

  ■ 其实我觉得安德森挺好,要知道齐格弗里德这个角色是歌剧男高音最难的(几乎没有之一)的角色,唱到这个份上已经没啥好说了。 

  ■ 安德森肯定郁闷得整晚睡不好。 

  ■ 应该不会,现在哪儿演齐格弗里德都经常“吃”倒彩。

  ■ 今天的《众神的黄昏》终于大获全胜了。布伦希尔德、齐格弗里德、哈根、贡特,全部发挥最高水准。前几场的声音晃动一扫而光。几段著名的管弦乐篇章也发挥到极致。舞美的视觉冲击力在结尾达到顶点。观众也报以极大的热情。没赶上第一轮的烧友千万别再错过第二轮了。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