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世博进行时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求职/招生·留学
   2010年10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滥用权力成“传染病”

尹卫国


  想拿驾照,得向考官送几包烟“意思”一下。孩子上学坐在后排,给班主任送点小礼,立马被调到前排。诸如此类的以权揩油,公众并不陌生,时常领教。《中国青年报》近日通过对一万一千二百十九人的调查显示,百分之九十四点八的受访者确认日常生活中有人滥用权力的现象普遍存在。

  众所周知,权力滥用主要发生在官场,可当下现实是滥用权力成“传染病”,由官场向社会生活蔓延,由掌控权力的官员向普通人蔓延。

  公众对官场滥用权力普遍深恶痛绝,可当普通人手中有了一点“芝麻”权力,许多人就将它用到极致,制造出形形色色的潜规则。可见权力滥用成了“臭豆腐”,人们对它爱恨交加,闻起来“臭”,吃进嘴津津有味。

  这是怎样的心态?用经济学分析,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人,滥用权力都是为攫取私利,而逐利是人的本能,当权力失去有效监督、制约;当滥用权力获得的利益远远大于可能受到查处的“成本”,许多人就会把手中的公权,哪怕是一丁点,无限放大,使之成为牟取个人利益的砝码。普通人滥用权力并非无师自通,是从官场、官员那儿学来的,官场是“传染源”,少数地方或部门的污浊官风在污染着社会风气。

  根治滥用权力首先要切断“传染源”,就是整肃官风,坚决遏制某些公权力不受制约,恣意妄为,用清廉的官风、政风影响熏陶民风和社会风气。无论是重权在握的官员,还是有点小权的普通人,都不能缺失机制的监控,而目前滥用权力比较普遍,恰恰是机制出了毛病。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