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世博进行时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求职/招生·留学
   2010年10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跟着民歌去旅游

越 声


  常常因为一首歌,让我们开始了对那个遥远他乡的守望和追寻。这几年我去了西部很多鲜为人知的地方,听原始生态的本土之音,感受西部世界的宁静和谐。 

  事实上,真正有原生态民歌的地方,浓郁的民族特色文化都因自然环境的相对封闭而保护完好。这些地方除了大多人都知道的青藏高原、内蒙古草原等外,云贵高原就有布依、仡佬、纳西、苗、彝、白、佤、傈僳族等不太为人所知的民族聚居,而恰恰这些地方又有着美丽的风光和别样的风情。

  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不发达,有些民族甚至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于是民族历史和重要记事就都靠歌谣来传承,而日常交流和娱乐就离不开歌舞了。 

  多年来,我在旅途中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当地的美丽的民歌,当徜徉在云南佤乡坝子里时,我的脑海中萦绕不开的总是那首“阿瓦人民唱新歌”;走在屏山镜水的洱海之滨大理的小街上,又会想到白族的“蝴蝶泉边”;在恐龙之乡的云南楚雄彝族州,仿佛耳边响起那首脍炙人口的“远方的客人请你停下来”、在举世闻名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怒江大峡谷,傈僳族人就有“盐,可以一天不吃;歌,不能一天不唱”的谚语,其“傈僳族民歌”已载入国务院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等,时不时会情不自禁地哼唱。 

  前不久我还去云南的丽江采风纳西族民歌,据说每年来看丽江纳西族古乐的游客有数百万,但绝大部分的游客都是看个热闹。所以出于对纳西族古乐的保护需要,有关单位决定最好的古乐多不公开演出,只对真正喜欢纳西族洞经古乐的客人单独演奏。

  一直都认为好的音乐不需要名称与歌词,不需要被规范束缚到特定的情景与地点,她应该是自由的。聆听的人要安静、虔诚,抛开世间一切世俗、繁华,全身心沉浸下来。有的地方也许你从来未曾游历过,但你却曾经不知多少回在那些耳熟能详的民歌中“心游”过。有的地方尽管你曾多次驻足,却仍难以把握其千古不变、潜流激荡的脉动。 

  音符、节奏、旋律只是音乐外在的存在形式,真正好的音乐不仅能展示那些美妙动人的外在形式,还能够通过它们蕴育出一种永恒。这种永恒其实就是“和谐”。我想,如果心灵可以远行,音乐一定是最好的伴侣。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