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世博进行时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求职/招生·留学
   2010年10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荧屏涌现“达人潮”是喜是忧?
——谈各地出现一批民间“达人”电视节目
俞亮鑫 卞梦炜

  ■ 穿戴举止酷似梅艳芳的“伪娘”梁嘉(中)图TP

  近来荧屏十分热闹,真可谓草根层出不穷,达人不断涌现。继《中国达人秀》不断创出高收视后,一批类似“达人秀”的节目越来越多,如广东新推出的《叮王争霸》,有观众说不少桥段与“达人秀”如出一辙;如央视上月推出的《我要上春晚》,也有不少元素与“达人秀”十分相似……

  各地纷纷涌现

  河南卫视的《你最有才》,节目宗旨也是成就“小人物”的“大梦想”,为平民提供舞台,做草根电视狂欢。山东卫视的《中华达人》还设置了5000元“中华优秀民间文艺扶植基金”,以挖掘那些活跃在田间地头、带有原生态色彩的民间才艺。浙江卫视《天下达人》也是以奖金刺激草根选手踊跃参与,现场有15位评委,每人两盏灯,每亮起一盏灯,就代表表演的达人可获100元的达人培训基金。

  紧随“达人秀”后,广东珠江频道的真人秀《叮王争霸》迅速出击,也捧红了一些草根达人,其中,既有边炒螺边跳舞的怪侠炒螺明,也有穿戴举止酷似梅艳芳的“伪娘”梁嘉,更有早已凭视频爆红网络的可爱钢管小女郎等……

  草根打败明星

  荧屏“民间达人”亮出各自绝活,颠覆了过去荧屏一味拼明星资源的节目模式。

  令人欣喜的是,“民间达人”的出现与广大观众更有一种亲近感,犹如邻家兄妹登台,犹如同学同事献艺,其距离也不像那些被经纪人、保镖、粉丝团团包围、包装过度的明星那么遥远。

  这一点,不仅从《中国达人秀》开播以来打败众多明星节目、雄踞收视冠军宝座得到证明;也从这类“达人”节目如今在各地纷纷“开花”得到证明。就连央视新近推出的《我要上春晚》,也显示了春晚放下身段目光向下了。观众对明星已产生“审美疲劳”,春晚风格近30年未变,也希望这些来自草根的民间“达人”带来新鲜血液。据悉,由于让草根“达人”大放异彩,《我要上春晚》首播收视率就比以往该频道同时段的平均收视率增长了31.91%。

  资源过度开发

  有这么多的民间达人亮相荧屏,在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的同时,不免让人产生忧虑。各大电视台都一涌而上,大有把“民间达人”一网打尽的势头。如此下去,会不会把“达人”这一荧屏品牌给做滥?对此,“达人秀”宣传总监陆伟对记者说,《中国达人秀》是买了英国的版权,这是节目精髓,现在还没有发现其节目样式被复制被克隆,如发现有侵权,一定会采取法律行动予以保护。虽然说,品质决定影响力,但荧屏“一窝蜂”现象毕竟不是一件好事,各地都把镜头对准民间“达人”,而真正优秀的民间“达人”也只有这么一些,这种对“达人”资源的过度开发,无疑会走向物极必反。明年的《中国达人秀》还怎么搞,现在已有担忧。

  其实,一窝蜂本来就是我国荧屏久治不愈的通病,某一节目火了,出于收视考虑,大家蜂拥而上,恶性竞争,相互残杀,由此形成了荧屏“潮起潮落”。前一阵的相亲节目如此,以往的涉案剧、谍战剧等一窝蜂也是如此。

  如今,各地又出现了“达人”节目的集体扎堆,也让人们为刚刚崭露头角的“达人秀”捏了一把汗。 

  首席记者 俞亮鑫 实习生 卞梦炜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