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广告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日本核危机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地产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广告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法治视窗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3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
 第B12版:新民楼市
 第B13版:新民楼市
 第B14版: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
 第B16版:新民楼市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广告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广告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广告
 第B39版:新民楼市
 第B40版:广告
 第B41版:生活之友
 第B4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43版:彩票看点
 第B44版:广告
 第B45版:好吃周刊
 第B46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47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48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49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50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51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52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48版: 好吃/饕餮四海   
本版新闻列表
2011年3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味新加坡

浔蜜


  新加坡是个岛国,这里盛产各种新鲜美味的海产品。在新加坡的街头,海鲜馆处处可见。但品种最多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新加坡的小吃。新加坡的小吃受早期中国移民的影响,沿用了福建、广东等地的饮食习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炒萝卜糕、春卷、酿豆腐、虾面、炸香蕉等等。其中的一大类就是长期居住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华侨所发展的风味小吃——娘惹美食。具有南洋风情的美食选择,必将让您的味蕾得到一次美的享受,同时也感受了新加坡饮食的别样风情。

  “马来沙嗲”是新加坡餐馆内一道热卖的小吃。顾名思义,“马来沙嗲”即来自“马来”的小吃,但在这里,已经成为新加坡餐馆内具有代表意义的美食。在新加坡的小食品中,沙嗲是价格最贵的一种,有人说,到了新加坡不吃沙嗲就算白去了,可见沙嗲在新加坡美食中的地位。“沙嗲”的名称也有来历。早期福建移民初到马来西亚时,看到当地的人在烧烤肉串,由于肉串上都是清一色的三片肉,遂以“三块”相称(福建话为“沙嗲”),久而久之,这种肉串就被人们称之为“沙嗲”。这次来到餐馆,沙嗲当然也成了首选。笔者怀着极大的兴趣看着厨师将卤过的肉片串成肉棒,然后放在炭火上烧烤。烤熟以后,还会附上一碗甜辣的调料和几片洋葱及小黄瓜块,可佐以洋葱或黄瓜,蘸着调料而食。取过肉串试尝,那肉质极为鲜嫩,嚼起来滑顺而多汁,尤其是蘸的调料,香醇无比,其味绵长,令人赞叹不已,餐馆的负责人宋小姐告诉我们:马来沙嗲所需的原料在一般烹饪中都很常用,但在调理的过程中,有一点小小的不同,但就是这一点点不同,才使得这道小吃“出人头地”。这其中也包括那碗调料,是餐馆秘制的,一些食客几次来到这里,就是为了三番五次地品尝这一小碗调料。 

  新加坡的咖喱也很有特色,其风味以酸辣为主。组成的香料有丁香、肉桂、茴香、小茴香子、豆蔻、胡荽子、芥末子、胡罗巴、黑胡椒、辣椒以及用来上色的姜黄粉等等。这些香料均有着独特袭人的香气,有的辛辣,有的芳香,把它们交糅在一起,不管是搭配肉类、海鲜或是蔬菜,将融合出似乎是冲突但又彼此协调的多层次口感,这也是笔者在餐馆内所点的另一道菜——海南咖喱鸡的原因。海南咖喱鸡承袭了西北亚本土风味,十分讲究各种咖喱香料的搭配、研磨和炒制,这其中也包含了茴香、咖喱等数十种香料,做成的鸡块嫩而不烂,汁浓味美,不但香气袭人,而且色彩夺目,令人垂涎。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和平共处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背景不一样,饮食风俗也不一样,口味习惯也不尽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的新加坡人已经形成了中西兼具、内外融合、食风颇杂的饮食习惯,也形成了新加坡特有的地方特色。  浔蜜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