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条卡升级为IC卡,可用于社保、医疗、交通、文化、休闲等领域 银行卡换“芯”实现一卡通行 谈璎 |
本报讯(记者 谈璎)“十二五”期间,银行卡“换芯”,金融IC卡这一支付手段将在全国重点推广应用。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昨天就《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时表示,我国已有200多万台(占总量约三分之二)的销售点终端(POS)可受理金融IC卡,发卡最多的商业银行实际上已累计发行1000多万张金融IC卡。 比磁条卡安全 《意见》明确指出:2015年1月1日起,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领域,商业银行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应为金融IC卡。 ■ 经济发达地区主要指各直辖市、省会级城市,沿海和内地经济发达区域等; ■ 重点合作行业目前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医疗、公共交通等行业。 央行表示,推行金融IC卡能够从根本上提高银行卡的安全性。由于磁条卡技术简单,磁条信息易被复制,伪造磁条卡、盗用磁条信息的案件频繁发生,给持卡人、发卡机构造成巨额损失。世界各地的实践经验表明,只有推广使用IC卡后,伪卡欺诈率才会大幅度下降。 推广多领域应用 中国银联和工商银行先后宣布,将推动金融IC卡全面发展定位为战略目标。目前,国产的IC卡芯片的产品线已经覆盖金融、电信、社保、加油、交通等接触卡和非接触卡的各种应用。 人民银行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达成共识,确立“芯片级”的合作战略,在社会保障卡上增加金融IC卡应用。人民银行正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研究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商业银行、中国银联和电信运营商也在积极探索移动支付应用的实施。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改善民生、完善公共服务的重要阶段。金融IC卡广泛推广后,持卡人可直接在社保、医疗、交通、文化、休闲等领域使用,享受事务处理与缴费一站式服务,实现生活与消费“一卡通行”。宁波市民卡多应用试点已将借贷记支付、电子钱包、行业管理功能集成在一张市民卡内,发卡超过80万张,群众接受度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