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军界瞭望·战例
     
本版列表新闻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巴军精锐装甲一师遭遇“滑铁卢”——~~~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巴军精锐装甲一师遭遇“滑铁卢”——~~~
     
2011年12月0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巴军精锐装甲一师遭遇“滑铁卢”——
65辆巴顿坦克变成印军“盘中餐”
■一辆被印度炮弹打断履带的巴基斯坦M48巴顿坦克
  国际军界经常把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称为“缺乏激情的战斗”,原因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指挥官都缺乏积极的战术动作,而且指挥官瞎指挥造成的损失往往比敌人造成的损失更可怕。本文所说的“巴顿墓地”正是典型个案。

  无敌“巴顿” 吓坏印军 

  20世纪50年代中期,外交上对美“一边倒”的巴基斯坦获得大批美国军援,其中就包括230辆M47和202辆M48巴顿坦克,许多基层坦克指挥官甚至被送到美国本土的诺克斯堡训练中心培训。在1965年印巴战争爆发时,巴基斯坦陆军已拥有15个齐装满员的装甲骑兵团,每个团装备约45辆坦克,分为3个坦克连,巴顿坦克成为中流砥柱。

  在那个年代,军事专家普遍认为:谁有了巴顿坦克,谁就能主宰地面战场。印军虽然惧怕,但由于买不到巴顿坦克,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从法国买来164辆AMX-13轻型坦克,这种坦克火力不错,75毫米炮能打穿巴顿坦克的侧面装甲,但它的防护太弱,只能用于防御作战。

  1965年,印度借口巴基斯坦训练和武装克什米尔分离武装,向巴基斯坦发动战争。9月1日,双方的冲突达到顶点,包括第6装甲师在内的大批巴基斯坦精锐部队开进查哈布-阿哈努尔地区,试图引诱对阵的印度第1装甲师进入印巴实际边境线与奇纳布河之间的狭长地带,如果诱敌成功,印度人将只能面对一英里宽的河面背水一战。

  印军没有傻到走这步自掘坟墓的“臭棋”,决心突破战场限制,通过侧翼突击,打垮巴基斯坦人的抵抗意志,而打击的重点就是巴基斯坦东北腹地重镇——拉合尔。

  将计就计 印军设伏 

  突击拉合尔的印军主力是印度第1装甲师。该师很快穿越两国边界,9月6日到达BRB运河,但巴军控制着运河桥梁并埋设了炸药,印军无法再前进一步。这时,巴军指挥部发觉包抄消灭印度装甲部队的机会来了,马上派出巴基斯坦第1装甲师南下穿过印军控制区,直取卡苏尔,试图包抄印军左翼,最终将印军第1装甲师围歼在BRB运河。

  装备巴顿坦克的巴基斯坦第1装甲师于9月7日开始突击,但他们要经过的哈姆卡兰平原却是印军控制的“噩梦之地”——那里是遍布河流的平原,河流上还有不少堤坝。这里的农田盛产甘蔗等农作物,甘蔗地则是坦克隐蔽的极好场所,而且平原还有可能被决口的运河淹没,这将阻断机械化部队的道路。

  虽然危险重重,但巴军指挥部希望出奇制胜,不过巴军M24坦克侦察队的一次盲动却暴露了巴军的企图。印军预感到巴军将要发起一次大规模进攻,决定将计就计,同样来个诱敌深入。为此,印军第2独立装甲旅将4个AMX-13坦克连部署在哈姆卡兰平原,刚好在巴军进攻路线上形成一个口袋状的包围圈。该旅旅长桑·拉吉命令麾下坦克隐蔽在浓密的甘蔗地里,必须等到巴军坦克足够近时才能开火,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伏击的突然性。

  为求稳妥,印军还在装甲部队后面加派了第4步兵师,他们装备了车载106毫米口径无后坐力炮和单兵火箭筒等反装甲武器。一切就绪,就等着巴军坦克前来试刀。

  全军覆没 “巴顿墓地” 

  1965年9月10日,巴军第1装甲师一切准备妥当,纳希尔·阿哈姆德·汗少将下令第5装甲旅开始挺进。不料印军早有准备,而且战术得当,他们先用火炮和轻武器将配合坦克推进的巴军步兵同坦克分割开来,高大威猛的巴顿坦克孤军深入,顿时成为印军埋伏的无后坐力炮和单兵火箭筒的靶子,一些坦克乘员甚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印军士兵慢慢靠近自己,甚至爬上炮塔,自己却没有办法。没过多长时间,巴军坦克部队就已遭到重创。

  为避免更多的伤亡,巴军一个坦克团试图避开印军防御,从哈姆卡兰东面攻入,但是他们不久就发现,印军将河流决口,导致地面泥泞不堪。当巴顿坦克硬冲硬打艰难通过泥泞地区后,正面布防的印军第二道防线用隐蔽的坦克和火炮无情地打击了这批巴军坦克。第二天,由于遭受惨重损失,巴军第5装甲旅的进攻不得不停顿下来。

  为解第5装甲旅之困,巴军第4装甲旅接到命令长途奔袭印军右翼,但印军早已洞察到这一点,并放水淹没了这一地区。巴军的装甲部队被困沼泽,难以行动,遭到印军炮兵和坦克炮的猛烈轰击,同样损失严重。激战中,印军无线电侦察部队截获了巴军第4装甲旅旅长N· A·汗同师长纳希尔·阿哈姆德·汗之间的无线电通信:

  旅长:长官,我们受到敌人的顽强抵抗,几乎是寸步难行!天哪,我们几乎被敌军炮火覆盖了! 

  师长:进攻绝不能停下,否则我们就要前功尽弃!以巴基斯坦的名义,我命令你继续进攻!

  旅长;见鬼,我可不知道怎样才能获胜!我只能尽力而为了!敌人炮火太猛,我们就像进入了地狱。

  师长:不要辩解,立刻向你的目标冲击!

  旅长:我们前进受阻,印军就在我的面前。

  师长:立刻过来见我!

  旅长:天呐,我去哪里找您?

  师长:一直往前走,然后右转。

  旅长:你知道我在哪里?如果我向左拐,印军就会抓住我;如果我向右拐,我就会被印度炮火覆盖,我现在能去哪?怎么去?

  师长:向右转,看到公路后沿着公路一直向北走,就会在36号营地找到我。

  N· A·汗旅长永远也没找到师长,因为他的坦克很快被印军无后坐力炮击毁了,车上所有乘员全部阵亡。直到10日黄昏,在哈姆卡兰战场方圆1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巴军装甲部队的65辆巴顿坦克全都变成了一堆堆冒烟的废铁,这个地区就此被称为“巴顿墓地”。

  除了装备损失以外,巴军还有1个准将旅长、6个团长或阵亡或被俘,而印军仅损失了12辆坦克。

  作战评价

  巴顿坦克在哈姆卡兰的惨败使推崇它的评论家们大跌眼镜。战前,巴军士兵把它们奉若神明,而印军士兵则是谈之色变。然而,任何一种坦克都需要在正确的战术思想下使用,否则无论它拥有什么技术优势,它也难以在复杂多变的战场上生存,就像巴基斯坦部队那样命令部队硬往对方设在哈姆卡兰的圈套里钻,失败是必然的。

  在这些激战中,很多人将巴顿坦克的失败归结为反应速度不如AMX-13轻型坦克,其实这些人忽视了一个事实,即大多数巴顿坦克是被印军重炮、无后坐力炮击毁的。相反在别的战场上,巴军的巴顿坦克由于战术使用正确,发挥出色,给印度装甲兵以沉重打击。  安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评论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法治视窗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理财·财市解析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彩票看点
   第A32版:上海人家
   第A33版:家电专版
   第A34版:家电专版
   第A35版:家电专版
   第A36版:家电专版
   第A37版:家电专版
   第A38版:家电专版
   第A39版:家电专版
   第A40版:家电专版
   第AA01版:家电专版
   第AA02版:家电专版
   第AA03版:家电专版
   第AA04版:家电专版
   第AA05版:家电专版
   第AA06版:家电专版
   第AA07版:家电专版
   第AA08版:家电专版
   第B01版:军界瞭望周刊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
   第B12版:新民楼市
   第B13版:新民楼市
   第B14版: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
   第B16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
   第B20版: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B25版:生活之友
   第B26版:生活之友/美容悦体
   第B27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9版:生活之友/时尚乐活
   第B30版:生活之友/时尚乐活
   第B31版:公众服务
   第B32版:专版
   第B33版:好吃周刊
   第B34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35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36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37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38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39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40版:好吃/酒旗茶垆
65辆巴顿坦克变成印军“盘中餐”
叙利亚陆海空三军部队有多少家底?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战例B0365辆巴顿坦克变成印军“盘中餐” 2011-12-08 2 2011年12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