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法治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法院判决31套房子溢价部分无需返还
~~~法院判决31套房子溢价部分无需返还
~~~法院判决31套房子溢价部分无需返还
~~~法院判决31套房子溢价部分无需返还
~~~法院判决31套房子溢价部分无需返还
~~~法院判决31套房子溢价部分无需返还
     
2012年05月1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买断产权不是代销
法院判决31套房子溢价部分无需返还
章伟聪 袁玮
  本报讯(通讯员  章伟聪  记者  袁玮)某集团有限公司将31套空置房委托一家房地产经纪公司包销,7年后,集团有限公司得知,31套空置房的实际销售价远高于包销价,于是向法院起诉,要求房地产经纪公司返还销售差价124万余元。近日,长宁区法院依法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驳回集团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

  2004年9月,这家集团有限公司对下属单位遗留的31套空置房屋委托包销项目进行招标,某房地产经纪公司以875万余元的价格中标。集团公司在招标文件中载明,销售方式为包销,销售周期为2个月,销售期内没有售出的房屋,由中标单位自行出资收购。房地产经纪公司在投标文件中要求以买断而非包销方式进行销售。2005年1月,双方签订《房屋转让协议》,约定集团公司的31套房屋由房地产经纪公司出资买断。招标及投标文件均作为转让协议的附件。

  协议签订后,房地产经纪公司按照约定履行了自己的义务。由于31套房屋的产权情况比较复杂,部分是产权房,部分是使用权房,有的登记在公司名下,有的登记在员工名下。因此,房地产经纪公司虽然在2005年9月就将875万余元房款全部支付给集团公司,但直到2007年才将31套房屋全部售完。经审计部门审计,房地产经纪公司出售31套房屋的总价为1000万元。集团公司得知后,认为自己与房地产经纪公司是代销关系,溢价部分应归自己所有,遂向法院起诉。房地产经纪公司则认为双方是买卖关系,溢价部分应由自己享有。

  法庭审理后认为,根据双方签订的《房屋转让协议》,涉讼的31套房屋由被告出资买断,被告负有支付房款的义务,原告负有交付房屋、过户房屋产权或调配使用权的义务,双方间的权利义务符合买卖合同的特征。因此,原告要求被告返还溢价购房款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遂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职场方圆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上海闲话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2版:广告
及时向被害人告知案件进程
住房补贴返还一半
环卫所疏于管理担责近六成
寻找路人“试验”辣椒水
买断产权不是代销
电击同居女友致其死亡
新民晚报法治新闻A10买断产权不是代销 2012-05-15 2 2012年05月15日 星期二